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不负时代 不负韶华

2021-07-27 11:24 来源:深圳特区报
确保党对青年教育、发展工作的领导,使广大青年的智慧和力量能够凝聚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百年党史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对青年群体发展的关注和引导,将动员青年、发展青年,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保党对青年教育、发展工作的领导,使广大青年的智慧和力量能够凝聚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图为青年党员在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参观学习。深圳特区报记者杨浩翰摄

■黄维钦

提要:

结合百年历程,通过党的青年观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下一步的青年工作中,应当坚持党对青年发展事业的领导,注重对青年思想政治的教育与引导,为青年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所谓的青年观,就是围绕如何认识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如何培养青年等问题产生的观念和看法,其不仅影响到社会对待青年群体的态度,同时也影响到青年在实践中的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进而影响到政党、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进程。受不同历史时期国内国际形势差异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青年观方面的具体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正体现了党在关于青年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认识的深化。在当前新的历史阶段,有必要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青年观的发展进行总结、对比分析,以掌握青年观的发展规律,为接下来党的青年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经验和规律指引。

1

百年党史历程中不同阶段的青年观发展表现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程,注重动员青年、发展青年是党在不同发展任务开展过程中普遍表现出的特质。同时,受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差异的影响,党的青年观也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性不同。

(一)建党初期的青年观

建党初期,党的青年观主要体现在对青年群体的思想教育上,即以学校的课程教育为依托,对青年群体的价值观进行引导。这一阶段党在青年观发展方面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方法两方面。

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史学方面的教育。例如,包括李大钊、邓中夏、瞿秋白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人员以北京大学、上海大学、黄埔军校等为依托,通过史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创建,来为青年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史学教育,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逐步转变自己的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这一时期,大学成为青年观塑造与传播的重要摇篮,这正如时任上海大学校长的于右任提出的“社会党(即共产党)乃吾国新起为政治活动之党。吾闻其党多青年,有主张,能奋斗之士”,故而“不得不寄厚望于他们”。当然,这一阶段的史学教育课程内容除了包含中国历史的内容以外,还吸收和囊括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等当时的先进思想内容。

在教学方法方面,老师并不是简单地对文字内容进行复述,而是以某一观点为核心进行旁征博引,通过摆事实、讲证据等方法强化青年学生对思想的理解。例如,蔡和森在讲授《社会进化史》时,提出了社会进化实质上全是社会发展史的观点,并从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解释,通过引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相关章节内容来论证这一观点,使学生对社会进化的本质有了更清晰、全面的理解。

(二)革命时期的青年观

革命时期党的青年观发展主要体现在对青年力量的动员、教育和使用上。

在青年力量的动员上,党将青年人才作为革命的生力军,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党的青年思想,明确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方面的优势,争取尽可能多的先进青年人才加入中国共产党。例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中国青年》等报刊杂志为载体,向青年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方针政策、时事分析等内容,通过舆论引导的方式吸引青年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工作开展的理解和支持,使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的重要力量来源。

在教育方面,虽然革命斗争的复杂性增加了党在教育方面的困难,但对青年群体的教育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一方面,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学校,为青年群体提供技能知识内容,增强青年的革命素养,另一方面,党加强与一些国内高等院校的合作,通过安排党员作为导师进行直接性的教育等方式来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方针和政策,动员广大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支持中国革命。

在人才培养使用方面,党十分关注青年人才的能力培养与发挥。除了根据青年人才的特点为其搭建进一步深造的桥梁以外,还为其安排相应的革命工作,使青年人才在革命实践中展示自己的才能,锻炼提升自己的革命素养。正是革命实践的磨练,使得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群体成为中国共产党取得战争和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支撑。例如,在战争期间,党通过开展干部培训班等方式专门培养能够上战场指挥作战的专业干部人才,并在系统学习后,安排这些人才到战场上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塑造了大量优秀的干部人才。

(三)建设时期的青年观

建设时期,由于国家各方面建设的需要,党在青年发展方面呈现出了培养建设型青年的观念,即下大力气培养能够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青年人才。这一时期的青年观发展主要体现在青年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技能的培养上。

在政治素质培养方面,党不断强调青年思想政治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例如,毛泽东将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认为中国和世界的前途都寄托在青年身上。同时,他还提出,青年在政治上要坚定,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要培养政治坚定和业务过硬的青年。

在技能培养方面,党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选派青年学生到苏联等国家进行技能学习,利用国外优质的学习资源来培养本国业务能力过硬的青年学生,利用这些青年的专业能力来建设国家。另一方式则是推动青年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工作,提倡通过教育劳动相结合提高青年的生产建设技能。在这种技能培养方式下,广大青年逐渐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并且参与到了国家建设之中。

(四)改革开放时期的青年观

改革开放时期的青年观发展则凸显出了改革开放的特点,即青年的培育和青年人才的使用均围绕改革开放这一重心开展。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青年观。

在培养主题方面,邓小平在思考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培养“有共产主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的青年培养内容,江泽民则在邓小平提出的“四有”新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的“四个统一”。进入新世纪以来,胡锦涛则在人才强国战略的框架下提出了“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的“三点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则提出,“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中国重视、关怀、信任青年,支持青年发展自身、贡献社会、造福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放飞青春梦想。”

在培养方向方面,中国共产党不断强化青年发展方向的引导和青年发展环境的优化,使青年能够在优良的环境下实现全面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更为全面、系统的青年培养理念,即广大青年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2

百年党史历程中青年观发展的启示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虽然国家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但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观的认识和发展却并没有淡化,反而因为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青年观发展的总结,可以为我们下一阶段的青年培养与发展提供相应的规律和方法指引。

(一)坚持党对青年发展事业的领导

青年,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推动者,其对发展的认识、认同和践行,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因此,要将坚持党的对青年发展事业的领导作为青年工作开展的指导原则,根据党在不同阶段的青年工作重点,确立相应的青年工作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以确保党对青年教育、发展工作的领导,使广大青年的智慧和力量能够凝聚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注重对青年思想政治的教育与引导

青年,是富有朝气和活力的群体。在党的百年历程中,不同阶段的青年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的发挥是在党的科学引导下实现的。为避免从懵懂走向成熟的青年因遭受不良思想的影响而误入歧途,党和国家要加强对青年群体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来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其能够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作为、有效作为。

(三)为青年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建党初期、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党的青年工作主要表现在思想的教育和引导方面。而在当前追求创新发展的背景下,青年的发展不再局限于特定的范围或者方向,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拓展。一方面,国家的发展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都有了明显的增长,仅靠特定方向或者专业的人才培养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青年对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解和定位,他们需要有广阔的空间进行探索。因此,党和国家要努力为青年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青年在更好的环境下探索和实现自我发展。

在百年党史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对青年群体发展的关注和引导,将动员青年、发展青年,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青年观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但在整体上均呈现出党对青年发展的高度重视。结合百年历程,通过党的青年观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下一步的青年工作中,应当坚持党对青年发展事业的领导,注重对青年思想政治的教育与引导,为青年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作者系中共深圳市盐田区委党校副校长)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