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大家 > 

以大历史观把握党的百年历程

2021-08-02 15:22 来源:南方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寓意深刻,情怀鲜明,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大成。

■刘秦民林开蕾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寓意深刻,情怀鲜明,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集大成。讲话中的每一句话、每一段文字都寓意深刻,我们可以用以下三个坐标作为参照,深刻领会讲话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以高度政治自觉传扬百年光辉历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激发磅礴奋进力量,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时间坐标:以大历史观把握党的百年历程

“七一”重要讲话中有四个清晰的时间标识: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中华民族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70多年执政史。这四个时间标识构成明确的时间轴,使整个讲话有了清晰的时间纵深感,也展现和印证了我们党的伟大历史贡献,即“三个深刻改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这条时间轴的时间标识相互联系、相互见证、相辅相成。

在近代中国,有过“小康”“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有过对封建道路、改良道路、资产阶级民主道路的探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诞生于国家与民族危亡之际,带领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中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途。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发展的视角,纵览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剖析近代以来中华民族180多年的历史,对中国共产党100年党史和70多年执政史进行审视,正确看待走过的历程,合理研判未来的发展趋势,树立长远的大历史观。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了解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从大历史观出发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密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接续奋斗。

空间坐标:以多维度呈现党的初心使命

“七一”重要讲话从党内党外、国内国际多个维度,深刻阐述我们党对自身、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的认识与主张,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和使命。

党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立场,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继承与发展。“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是“民贵君轻”“得民心者得天下”等重视民心民意的传统思想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

党对民族,坚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实现民族振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实现民族富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中华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党对世界,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情怀。“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以和为贵”“兼相爱交相利”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渊源。倡议“一带一路”建设,创建亚投行等合作平台;向世界其他国家派遣医疗团队,提供医疗物资援助,推进国际抗疫合作;助推世界经济发展,履行国际义务……中国以实际举措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内国际的角度,有理有节、理直气壮地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表达中国态度、展现中国意志,体现了大党自信,展现了大国担当。

战略坐标:以大局观勾勒国家的发展前景

“七一”重要讲话从不同侧面深刻展现党和国家事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回眸百年大党走过的艰辛历程与创造的辉煌成就,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九个必须”全方位指明了未来国家的发展前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九个必须”,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新的历史方位、新的国内外形势的理性审视、清晰把握与正确判断下,从全局上部署党和国家事业的九大战略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举旗定向、凝心聚魂。

百年大党,百年峥嵘,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追求。“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今天已经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百年大党走过了万水千山,未来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前进道路上,要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把革命先烈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刘秦民:广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林开蕾: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