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在“三不朽”中立德位于首

2021-08-10 11:35 来源:深圳特区报
法天道,立人道,使春秋人确立了人类理性的权威和尊严,形成了政治文明的道统观念。这样的划分,是以道为最高本体,为普遍法则,为根本之因,以得道的过程为圣化,以有道的主体为圣人,将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都纳入圣化之中。

■李冬君

法天道,立人道,使春秋人确立了人类理性的权威和尊严,形成了政治文明的道统观念。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问穆叔,什么是“不朽”?

穆叔回答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这样的回答,在流传了两千多年以后,还能作为座右铭,不仅出现在连绵不断的历史叙述里,而且被列入指导人生的格言里,不光用来评价历史,还用来立足于现实。仅凭一句话,就穿透了国家、民族和历史,一言兴邦,真是莫过于此!

穆子还说,“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官当得大,不能算作“不朽”,保着一家一姓世不绝祀,也不能算作“不朽”,说明“不朽”与官本位和家族无关。

追求“不朽”,跟人性有关,跟做圣人有关,跟人之所以为人有关。人性并非全然“不朽”,人的肉体性、物质性和功利性都会腐朽,但穆子高扬了人性“不朽”的维度,在于它的精神性、事业性和思想性,只有这三方面的成就,才能达到“不朽”。

立德,是精神性的“不朽”;立功,是事业性的“不朽”,立言,是思想性的“不朽”。在“不朽”的维度上,立德位于首列,在“三不朽”的并立中,昂然具有最高的价值。

然而,“德者,得也”,“得”什么?西周人要得天命,而春秋人则更追求得天道。

若问春秋诸子和诸侯“立德”要“得”什么?那便是要“得”道,要“得”天道。天道有如春风明月,是人人可以分享的。在分享之中,诸子意识到,道所具有的普遍性,揭示了一种远在“德”之上的强大力量在推动着社会大变动。

春秋初期,“道”的概念被普遍使用,但多半与“德”并用,不过,仍以德行为主,得道就是立德。中期以后,人们已知有德与无德,都要接受天道的检验,天道,因其客观性的尺度而成为普遍法则,如果说礼是制度性权威,德是伦理性权威,那么道就是规律性权威,道对德的超越,是春秋人对周文化的整体提升。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赵简子问史默,为什么鲁国的季氏,赶走了他的国君,而人民却服从于他?史默就用天道来回答,说:命运无常,君臣无常,民意无常,天道从来就这样,惟天道有常。所以,仅仅有德还不够,还要认识道的规律,得道,就是顺应天道。

从有德到有道,是西周政治理性向着春秋时期的历史性的进展。从有道到有德,是春秋人按照理性的政治原则所做的逻辑安排。

历史形态的因果与逻辑形态的因果有所不同,历史的因果,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故德为因,道为果,而逻辑的因果,是按照概念的属性来划分的,以体用言之,道为体,德为用,以本末言之,道为本,德为末,以因果言之,道为因,德为果。

这样的划分,是以道为最高本体,为普遍法则,为根本之因,以得道的过程为圣化,以有道的主体为圣人,将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都纳入圣化之中。

法天道,立人道,使春秋人确立了人类理性的权威和尊严,形成了政治文明的道统观念,世事变迁,而由人类理性建立的道,却在一代代思想者的努力下流传,无论是在多么动荡的年代,经历多么艰难困苦的岁月,“天道”总是以其独特的“中国方式”诠释着人的理性精神,这是春秋诸子的一大贡献,在无常的历史命运中,理性益显其尊严,从有德到有道,开创历史新局面。

(作者系历史学者)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