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统筹发展与安全 高质量推进经济现代化

2021-08-17 10:47 来源:深圳特区报
提要:当前,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陈兵胡珍

提要:当前,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可以发现,唯有统筹发展与安全,高质量推进经济现代化,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当前,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可以发现,唯有统筹发展与安全,高质量推进经济现代化,才能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实现伟大复兴:党团结带领人民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团结带领人民奋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华民族是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但近代以后,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从这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全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也曾有无数仁人志士、爱国先驱,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屈辱命运艰难探索、前赴后继,然而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可依靠的社会力量,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历史的重担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肩上。

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百年探索、百年奋斗,经受住了重重考验,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把我们的国家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百年历史也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的选择,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2

推进经济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和必然前提

经济现代化是从物质层面、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所考察的现代化过程,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了两个阶段的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也说明实现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阶段,其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现代化的一部分,自然而然也就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和必然前提。

立足我国国情,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前提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揭示了法治与现代化之间的必然联系,为经济现代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道路。我国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则是法治经济。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021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推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完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创新驱动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急需的法律法规。”这些都为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提供了法治保障与根本遵从。

3

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法治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经济发展是法治保障的直接目的和根本任务。统筹发展与安全,实现两者的融合互促是新发展阶段高质量推进经济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步同频。

统筹发展与安全,不仅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最高战略指示,更是应对当前错综复杂国际环境所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的必然路径。早在2015年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安全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安全的目的。”

2020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举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既通过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又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思路、体制、手段创新,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发展和安全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平衡好发展和安全两者的关系,同步推进发展与安全,才能够保持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不断增强国力、民力和国际竞争力,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统筹发展与安全是应对新矛盾新挑战的必然路径。只有解决发展与安全的平衡问题,才能有效消解民生保障不充分、贫富差距过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等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只有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把发展建立在安全的基点上,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才能实现安全平稳、可持续的发展。这一点在习近平总书记对互联网领域安全发展的多次指示中得到充分体现,强调了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强化数据安全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人民群众能够安全用网、便利用网、科学用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互联网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陈兵:南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胡珍:南开大学法学院司法与社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