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士志于道

2021-08-17 11:27 来源:深圳特区报
士成为士农工商之首,是因为其担当了不同于其他阶层的使命,那就是孔子所说的“士志于道”。

■定国

士成为士农工商之首,是因为其担当了不同于其他阶层的使命,那就是孔子所说的“士志于道”。

中国传统文化中,读书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既是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与守望者。

读书人在古代也称为“士”,西周的时候,士是古代贵族中最低的一级,后来分封制解体,他们一方面失去了固定的职位保障,士无定主,一方面又打破以往的体制束缚,思想更加无拘无束,这才有了春秋战国著名的百家争鸣时代。

从春秋时期起,士的性质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古代文武不分转变为研究“诗、书、礼、乐”的文士,到战国时期,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士成为士农工商之首,是因为其担当了不同于其他阶层的使命,那就是孔子所说的“士志于道”。

道最初是古人认识自然的一个名词,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一切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即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故古人将其名曰“道”。这也是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认识。

对道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老子所说的道,是根本性的大道,《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道”是创生万物的过程与规律。

如果说老子所说的是天道,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强调的则是人道,也是仁道。仁涵括家族、社会、政治等领域,对于个人来说是“德”,是做人的大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想自立,就要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想通达,就要帮助别人通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于别人。这里强调的是做人的基本之道。

对于治理国家来说,“仁政”乃为政之“道”,孔子把政治伦理化,同时把国家人格化。孔子的“仁政”思想是在前人思想基础上创立的政治观,基本内涵是爱人和富民,“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意思是:百姓需要仁德,更急于需要水火。往水火里去,我看见因而死了的,却从没有看见践履仁德因而死了的。在这里,孔子已经明确提出了用仁来治国理政,使“仁”变成了政治思想。

那么,如何实现“仁政”?孔子主张“礼”就是实现“仁政”的方式。孔子的最高社会理想则是“天下归仁”。子曰:“克已复礼以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是说,一个人若能做到约束自己,使自己符合礼的原则,就是“仁”。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注重仁和礼的结合,实质上是注重了人道与政治的结合。在孔子看来,仁与礼的结合,才是完善的政治。由此,孔子将关于“仁”的伦理道德概念上升到“仁政”的治国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仁政”的目的就是实现大同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这个大同世界而接续奋斗,这也是士志于道的理想目标。

因此,道可以从表面上理解地上的路,也可引申为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设计的路径,或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是道理,也是道路,是个人的道德,也是治国的仁政,是具象,也是抽象,是读书人运用一系列符号来思考和探寻世间万事万物的潜在法则,而这些读书人超越世俗杂念,成为一个国家仰望星空的人,是“国家之珍,社稷之佐”。

(作者系文化学者)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