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为何是“制夷”而非“胜夷”

2021-08-17 16:16 来源:深圳特区报
近代以降,历史的顿挫,迫使中国知识分子成为“智识分子”,去承担起转型期启蒙的沉重使命。之后,魏源不断增益其所能,在1847年增补《海国图志》六十卷成;1852年,《海国图志》百卷本编就。

■徐迅雷

近代以降,历史的顿挫,迫使中国知识分子成为“智识分子”,去承担起转型期启蒙的沉重使命。

所有的人最终都会被时光打败,但伟岸的思想精神永不磨灭。

1841年7月,被革职决定发配新疆伊犁的林则徐,从驻防的浙江镇海前往扬州途中,好友魏源走出扬州絜园,跨越长江,赶往南边的京口(镇江);两人相会,百感交集,心事苍茫,彻夜长谈——“与君宵对榻,三度雨翻萍”。

这一对思想认知一致的好友,达成了近代史上一个重大决定:以林则徐组织翻译编撰的《四洲志》为蓝本,由魏源接续,由此编就之后闻名中外的巨著——《海国图志》。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岁末,《海国图志》五十卷编成,以木活字版刊印,此为“道光壬寅本”,第一次把世界的真实面貌摆在国人面前。这一年,魏源49岁。也在1842这一年,英军于7月进攻镇江,副都统海龄率4000余名将士殊死奋战,以保护南京门户,直至全部牺牲;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之后,魏源不断增益其所能,在1847年增补《海国图志》六十卷成;1852年,《海国图志》百卷本编就。100余年以后的2004年,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的《魏源全集》让我们看见最为完备的魏源为经世致用而“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伟大思想。

在《海国图志》原叙中,魏源开宗明义:“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这是振聋发聩的“创榛辟莽、前驱先路”。所谓“攻夷”,是对抗,战斗之策;所谓“款夷”,是对付,外交之策;所谓“师夷”,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技术上的长处,在《筹海·议战》篇中,魏源侧重指出军事技术上“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这些都属于手段,而目的,则为“制夷”。

“师夷”之后怎么办?这是一个如同“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的问题。睁开眼睛看世界,向世界之先进学习,这是必须的。学了之后如何办?“师夷”之后,就是“制夷”。“制夷”是什么?“制夷”是对抗,反抗侵略,把对手压下去。如果永远是“制夷”,那永远是对抗。自己强大后唯有“制夷”,这个“终极目的”就有着历史局限性。

我有一个严肃的提问:彼时的魏源,为何想到的只是“制夷”,而不是“胜夷”?相比于单一的“制夷”,“胜夷”的内涵显然更为广泛:如果有战争,可以战而胜之;如果是和平年代,那是竞争,可以竞争取胜。而战争之“制”,与竞争之“胜”,毕竟大不一样。那时魏源,为何不能想到将来可以是“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以及“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1840年前后,神州大地已是“万马齐喑究可哀”,面临着被“瓜分”的威胁;晚清已然走到日薄西山,智识者只有仰天长啸。

千古江山,难道真是“英雄无觅”?近代以降,历史的顿挫,迫使中国知识分子成为“智识分子”,去承担起转型期启蒙的沉重使命。读书人在由“士”逐步转变为知识分子即“知识人”的几十年中,援引各种思想资源,以因应“中国向何处去”的根本问题。现代性的焦虑,又使他们在践行启蒙之时,通常表现得既惊疑又激进、既理性又情绪、既深刻又偏执——“师夷”的目的成为“制夷”,确实也不难理解。

然则,当时中国人竟然普遍不接受《海国图志》,尽管其目的是清晰的“制夷”。1851年,该书首次传至日本,日本人反而在短短两年内翻刻了21种,该书对日本明治维新起了关键的思想启蒙作用。

历史的启思,就是这么深远:彼时的中国是封闭的,但有的人心灵开放。“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魏源不朽,《海国图志》永存。

(作者系文化作者)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