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诗教在乡野

2021-09-07 14:30 来源:深圳特区报
无论世道如何变,读书问道,诗教传统,仍然不变,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仍然与天地同行,受人尊敬。

■定国

无论世道如何变,读书问道,诗教传统,仍然不变,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仍然与天地同行,受人尊敬。

又到教师节,教育和教师成为一个国家兴盛、文化昌明的源头与永远的话题。

中国几千年教育传统是从孔子诗教开始的。《礼记·经解》云:“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诗经》是孔子编订的中国古代诗歌开端,也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一座高峰。《诗经》作为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之首,不单是诗词的经典,也是哲学文化经典,寄托着中国人的梦想,具有崇高的地位。从孔子开始,先人们把诗作为孩子启蒙教育的范本,通过学诗、诵诗、写诗来训练青少年的创造型思维和逻辑概括能力,既是美育教育,也是能力培养,这就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以诗歌为主体的教化体系,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诗教传统。

当然诗教传统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遭遇许多曲折,为了反封建反专制,新文化运动用药过猛,主张用白话诗代替古典诗,从诗界革命到白话文运动,古典诗词被错误地认为是腐朽文化的代表,诗教传统曾一度遭遇冷眼。

可凡事皆有例外,所谓礼失求诸野,《汉书·艺文志》:“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瘉于野乎!”大意是丢失了传统的礼节、道德、文化等而不得不去民间乡野寻找。在一些偏僻山村,乡野郊外,仍然保留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诗教传统便是其中之一。

如在湘东一些偏远的小山村,每逢红白喜事,再穷也要请个教书先生,来家里写几副对联,红纸白纸对联一贴,便有了喜庆或哀悼的氛围。到了春节,除了少有的不带一根红薯丝的白米饭,讲究的人家也要买个红纸,写副春联,既表达新年新愿望,也烘托过年气氛,堂屋正中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用红纸写上“天地国亲师”恭恭敬敬地贴上,本来是“天地君亲师”,辛亥革命后,皇帝没了,天地还在,亲人依旧,老师不能忘,就改为“天地国亲师”。建了新房,要写对联,多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读人家仍然是种田人的梦想。可见,无论世道如何变,读书问道,诗教传统,仍然不变,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仍然与天地同行,受人尊敬。

上世纪70年代未,我国正处在拨乱反正时期,一大批知识分子平反,一时又无法马上回到城市,他们大都被当地的学校聘请为老师,正好发挥他们的专业才能,传授知识,播撒文化的种子,一些乡村的孩子因此受益。这些人大都是受过大学教育,有的还在海外留过学,有渊博的知识和世界眼光,他们将诗教传统与西学知识带到乡村,在乡村孩子的心里埋下了读书的种子,从此也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他们就是这样成为传道授业的燃灯者。

尊重传统,尊重知识,尊重老师,是一个国家文明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源头。

(作者系文化学者)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