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概念阐释与发展策略探析*

作者:倪晓锋 吴定海  2021-09-14 18:57  新传播    【字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深圳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是城市现代化的高级阶段,其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城市文明、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高度发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典范。回顾过去,深圳既是赶超型现代化的典型代表,又是现代化“并联发展”的示范,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范例。放眼未来,深圳市应该坚持全面性、示范性、高质量和前瞻性的发展思路,从经济现代化典范、法治城市典范、文化现代化典范、社会现代化典范、生态现代化典范和城市建设现代化典范等方面综合推进。

[摘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深圳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是城市现代化的高级阶段,其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城市文明、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高度发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典范。回顾过去,深圳既是赶超型现代化的典型代表,又是现代化“并联发展”的示范,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范例。放眼未来,深圳市应该坚持全面性、示范性、高质量和前瞻性的发展思路,从经济现代化典范、法治城市典范、文化现代化典范、社会现代化典范、生态现代化典范和城市建设现代化典范等方面综合推进。

[关键词]先行示范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城市范例 城市现代化 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3575(2020)05-0013-09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深圳时,要求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这也是继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后,首次要求一个具体的城市做强国的城市范例。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又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目标和要求。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研究较多,既有综合性的研究,如谭刚[1]详细阐述了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发展目标,谢春红[2]从语义、时代、问题、价值、实践等5个维度论述先行示范区的多重意蕴,施洁、谢志岿、吴定海等[3]从经济、政治(治理)、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构建了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综合性评价体系;也有专项研究,如谢志岿、李卓[4]从共建共治共享的角度对先行示范区民生幸福标杆战略定位进行理论阐述。但是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研究较少。本文试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基本内涵、发展要求、发展策略等进行初步探析。


*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果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要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内涵,必须厘清3个概念: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现代化、范例。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现代化理论主要是欧美学者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出的理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现代化进程极具特点和典型性。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一种国家主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和时代特点。早在1965年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之后的多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是沿袭“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概念,或是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强国放在一起,在5个地方先后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阶段的最终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后的高级阶段,其实现的时间节点是21世纪中叶,目标是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五个方面内涵,其中富强指的是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力名列世界前茅,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超越其他国家”。[5]民主指的是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制度保障。文明指的是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不仅是推进国内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重要的是面向世界、现代化和未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和谐指的是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人们享有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更加公平和富有活力的社会环境。美丽指的是高度发达的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还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外延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人才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贸易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等12个强国概念,分布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各个领域。 [6](P18-70)


(二)城市现代化

目前学术界对于现代化理论的阐述主要是针对国家现代化,将现代化看成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一种转变,或是现代性的生成以及现代观念的形成。 [7]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主要立足于城市现代化,为国家和区域现代化提供典范。目前学术界对于城市现代化的概念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上的狭义的城市现代化。朱铁臻提出,“广义的城市现代化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转变过程,这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狭义的城市现代化主要是指城市建设的现代化,着重是旧城更新和新城建设两方面”。 [8]第二种是指城市空间的现代化。杨重光教授提出,“城市现代化不是地区现代化,也不是城市连绵区的现代化,而是特定的城市空间的现代化,是以设市城市的城区为地域范围,或者说是以城市的规划区为对象的”。[9]第三种是综合的城市发展观,将城市现代化看做城市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城市形态全面转型的综合过程。吴永保[10]、黄乃文[11]等人从经济领域的工业化与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治化、社会生活领域的社区化和公平化、科技与知识的创新及社会信息化、城市建设的国际化与都市化、社会生活质量的优化、教育终身化等角度对城市现代化进行全面展现。闫小培则提出,“城市现代化是指随着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城市的就业和经济活动逐渐市场化、信息化,城市管理科学民主化,居民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城市居民素质不断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高度统一的过程”。[12]可见城市现代化是现代化在特定空间上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对现代化概念的理解不同,决定着城市现代化的定义也有所不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包括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生态现代化的综合性概念,城市现代化也是如此。城市现代化可以说是在工业化和科技创新的带动下,城市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城市文明、民主法治、生态建设以及人的现代化向现代转型的过程。

(三)范例

第三个概念是范例。范例,其中,“范”是指模范、典范或榜样,“例”是指可以做依据的事物。“范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可以当做典范的事例”。[13]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是指城市现代化的高级阶段,指城市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生活质量、城市文明、民主法治、生态建设以及人的现代化等各方面有较高的发展水平、较好的发展经验和路径,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典范。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主要内涵和要求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相辅相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联系上来说,它们都体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综合现代化进程,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从区别上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高级阶段。《意见》提出,“到2025年……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越的全球标杆城市”。[14]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是一个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具体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性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不是单一领域的典范,而是全面系统的现代化。不能因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强,社会民生、文化建设的优势不明显,就只是在经济现代化领域提供典范。恰恰相反,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是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全方位的典范,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典范。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的现状发展水平不高,如果能够在建设过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国际先进城市发展水平,更具示范作用。


(二)高质量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阶段,是一种高质量、全方位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届时,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城市范例同样是一种高质量的范例,在现代化各领域的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发展路径等方面要坚持质量引领的发展战略,全面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提供最先进的、最适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甚至可以为其他既希望加快现代化建设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全新选择的发展经验。在经济领域提供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在民政法治领域营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文化领域树立城市文明典范;在社会领域构建民生幸福标杆;在生态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先锋。

(三)示范性

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相差较大,其现代化的路径也会有所不同。深圳同样如此,处于珠江三角洲前沿,是连接港澳和中国内地的枢纽,其现代化过程也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利用港资和境外资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然而,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更需要能够提供具有示范作用的、可复制的、适合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发展经验。比如深圳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战略、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营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生产生活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平衡等发展经验,对全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明显的典范作用。

(四)前瞻性

科技创新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是爆炸性和指数型的。第一次、第二次科技革命催发了英国、美国两个现代化强国及世界霸主;以信息技术、计算机、空间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量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新能源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激发了新科技、新产业、新经济、新社会形态,以及新的现代化发展方式。创新是现代化的源泉和动力,科技创新会带来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路径,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不能仅仅立足于过去的发展经验和路径,更要着眼未来,紧跟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创新趋势,以高度的前瞻性探索一条新的、有更好示范作用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三、深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千差万别,现代化不可能在所有地区都能以同样的速度和水平推进,胡焕庸线[1]不仅仅是人口密度的分界线,同时也是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分界线,我国东南部地区的现代化水平明显高于西北部地区。城市是各种现代化要素的聚集点和交汇处,城市现代化对于国家现代化而言有先行和示范作用。一部分地区先行启动和实现现代化,可以为相对落后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借鉴,少走弯路。十八大报告也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15]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深圳的现代化水平并非最高,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是深圳,而不是其他城市被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归根结底,主要还是由于深圳的现代化进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深圳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是赶超型现代化的成功范例

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都是赶超型的现代化,现代化发展基础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现代化进程,是困扰后发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一大难题。北京、上海、广州、江浙等地的现代化进程启动较早,上海在民国时期有“东方不夜城”之称,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已经将上海和法国巴黎相提并论。江浙地区在明清时期一直是中国手工业、纺织业、服务业的重要基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有较好的现代化发展基础。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上千年经久不衰的通商口岸城市,早在1956年广州市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上就提出,广州将发展成为轻工业为主、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占有一定比重的城市。然而同这些有上百年现代化发展和工业化发展基础的城市相比,深圳市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成一个大都市,是赶超型现代化的成功范例。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以来,在短短40年时间内,从人口30万的边陲小县,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300多万常住人口的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979年的19,638万元发展到2019年的26,927.09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持续增长速度位居国内大中城市之首;从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的农业县城发展成为城市功能基本完备、城市品质全面提升的现代化国际化都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国内大部分地区和深圳类似,城市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底子薄,广大地区甚至还是未进行城市化的农村地区,深圳市赶超型的现代化发展经验有更大的典范作用。


[1]是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被称为“爱辉—腾冲一线”或“黑河—腾冲一线”。从黑龙江的黑河(旧称“瑷珲”或“爱辉”)到云南省腾冲市,大致为45度直线,这条直线的东南方36%的土地上生活着96%的人口。


(二)深圳将“一次现代化”和“二次现代化”紧密结合,是现代化“并联”发展的成功范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的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发展,是一个‘串联式’的发展过程,前后用了200多年的时间。而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并联式’的过程”。 [16]如果沿袭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先进行工业化,后进行城市化、信息化,先启动“一次现代化”,再开展“二次现代化”,那中国的现代化就永远处在追赶状态,无法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更不用说弯道超车。深圳市赶超型的现代化本身就是一种“并联式”的现代化模式,在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建设的同时,及时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将“一次现代化”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等因素与“二次现代化”的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始终先行一步,代表工业社会的高质量实体经济和代表后工业社会的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一种“并联式”的发展模式,可以为国内其他城市发展提供范例。

(三)深圳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保持政治定力和社会主义不动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范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深圳位于改革开放最前沿,邻近港澳,再加上改革开放对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引进,容易受西方资本主义的不良因素影响。在这种复杂情况下,深圳坚持保持政治定力,始终与历届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问题,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化发展的有机结合。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的发展格局;在企业结构上,国有企业不与民争利,而是牢牢把握供水、供电、供气、金融、交通运输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在分配结构上,在全国较早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深圳的现代化经验证明,社会主义不仅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而且可以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地发展现代化,不仅可以为国内其他城市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强信心,提供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而且可以提供发展路径示范。

(四)深圳多年致力于改革开放与创新发展,是践行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第一动力的成功范例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17]十九大报告中70多次提到“改革”、59次提到“创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第一动力。深圳作为我国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城市,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从一开始就在很多领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释放了巨大生产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现代化建设释放活力、提供动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和鲜活样本。同时,多年来深圳始终把创新作为城市的主导战略,率先在全国构建了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成为深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动力。


四、深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发展策略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新时代,深圳肩负着“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重任。新时代、新征程和新梦想为深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支撑和方向指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新时代,深圳应该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现代化、法治城市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建设现代化,从多个方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范例,有些范例是深圳已经形成的经验和发展路径,有些需要深圳以更高的政治自觉、更强的担当精神大胆创新,探索出新发展策略和实施路径。

(一)勇当经济现代化典范,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提供范例

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突破口在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圳率先构建起较为完善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始终先行一步、走在前列,成为国内新经济发展后劲最足、创新驱动能力最强、外向型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市场导向的发展模式、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的发展氛围、产业转型的发展路径、以开放促改革的发展策略、创新驱动的战略把握、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都可以为其他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典范。面向21世纪中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圳不能仅仅满足于现有成就,更要乘势而上,以提供经济质量效益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建设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发展高地,积极参与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标准制定和制度设计,培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形态,争取全球工业领域的话语权和利润分配权。同时,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掌握一些被西方发达国家“卡脖子”的核心技术,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高对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更多更好范例。

(二)勇当法治城市建设典范,在服务型政府、法治城市、最佳营商城市、民主参与等方面提供范例

深圳市在全国较早推动法治城市建设,初步形成与国际惯例相接轨、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配套、适应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较完备的法规体系,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以服务型政府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审批制度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治理创新为现代化建设营造更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和营商环境。深圳的多元参与格局初步形成,率先推动了居委会直选,基层民主参与的范围、活跃度和深度不断提升,每万人社会组织数位居全国前列,多元参与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逐渐显现。服务型政府、法治城市、营商环境营造、民主参与等方面都可以为国内现代化建设提供范例。但是,面向21世纪中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仍然有诸多不足,法治在增创新时代发展新优势中的战略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公众日益增长的参与意愿与参与渠道不足的矛盾突出,仍需要进一步突出法治参与在政治现代化和城市治理中的基础地位,全面建成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更加重视公众有序参与在城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创新手段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形成多元共治格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更好范例。


(三)勇当文化现代化典范,在城市文明素质提升、市民文化权利实现、文化核心竞争力培育等方面提供范例

城市之间的竞争最终是文化的竞争,深圳的文化现代化底子薄,长期被认为是“文化沙漠”。对于文化现代化,深圳有先行一步的认识,早在2003年就在国内率先提出文化立市发展战略,通过重大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满足市民基本文化服务需求;通过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新业态迅速发展,不断提升文化影响力。同时还形成了创新性、包容性文化氛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撑。短短40年时间,从“文化沙漠”变成“文化绿洲”,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设计之都”“图书馆之城”“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等一系列荣誉,可以为后发地区的文化现代化提供较好的典范。虽然深圳文化现代化有诸多可以示范之处,但不可否认,文化现代化仍然是深圳“五位一体”现代化的短板,对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圳下一步需要在国际一流文化设施上、在代表城市文化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文化上、在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上、在精品文化创作上、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领军人物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上、在质量型内涵式为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上、在城市文明素养和城市精神凝练、在文化国际化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建设,建设能够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城市文化竞争的核心文化城区,为其他地区的文化现代化提供更好范例。

(四)勇当社会现代化典范,在共享发展、市民化与户籍制度改革、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等方面提供范例

长期以来,我国都是以经济现代化作为现代化事业的中心和突破口,但也形成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情况。深圳市在社会现代化方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特别是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共享发展方面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示范。通过多次特区一体化行动方案,有效弥补了原特区内外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差距,加强了落后地区的现代化;以积分入户和梯度赋权制度,促进了外来人口的市民化和现代化,非户籍学生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的比重在六成以上;以就业融合和居住融合为基础推动原住民深度城市化和融入现代生活。区域一体化、外来人口市民化、原村民现代化等措施部分解决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示范。然而,深圳的公共服务水平和世界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高等教育规模小、影响力弱,优质医疗资源匮乏,成为制约深圳提供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原因。现代化的发展是为了人,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发展的重心会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圳必须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尽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构建创新型国际化城市教育体系,打造健康城市和国际化医疗中心,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形成现代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打造美好生活典范城市。同时在户籍制度改革、橄榄型社会结构培育、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等方面积极探索,为国家社会现代化提供典范。


(五)勇当生态现代化典范,在环境治理、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范例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6](P50)长期以来,深圳认真落实打造更优美生态环境的要求,全方位、高标准、大力度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自十八大以来,创新性地在市政府层面设立环境形势分析会制度,并提到与经济形势分析会同等重要的位置,先后出台了大气质量提升40条、土壤治理提升40条、水环境治理40条、环境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大气、水、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工作。由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8年全国169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行榜上,深圳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6名,连续6年在全国GDP前20强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第一。同时,深圳创新构建的城市GEP核算体系、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体系、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研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有力促进了生态现代化,可以为其他地区现代化提供有效示范。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圳必须瞄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生态宜居标准,瞄准最高最优标准,把绿色发展作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把环境保护作为保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主要底线,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形成均等化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更好示范。

(六)勇当城市建设现代化典范,在规划引领、交通和公共服务先行、产城融合等方面提供范例

城市建设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领域现代化相比,城市建设更偏向于硬件建设,示范性更强。深圳从一个落后县城发展成为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大都市,可以在规划引领、交通和公共服务先行、城市空间布局等方面提供范例。深圳最早是采用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这也是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规律基本一致,城市空间布局伴随着工业区的转移而不断拓展,形成带型多中心组团式结构布局,城市的人口增长与工业扩张的速度也基本保持一致。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扩展,深圳及时转变发展思路,通过规划和城市建设引导工业化和城市转型,通过东进、西协实现“两翼齐飞”,通过南联、北拓、中优构建了深港莞都市圈的发展中轴和城市脊梁,形成贯穿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轴线,从轴状组团发展成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格局,为城市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空间基础。深圳市交通先行的发展模式同样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城市建设随着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而拓展,早期城市建设是沿着107国道、广深高速布局,后期是沿着地铁、铁路、高铁等布局扩展。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深圳应该在交通和公共服务先导型城市、韧性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产城融合城市、智慧城市等方面积极探索,以再城市化推动城市功能升级,为我国现代化提供更好范例。


参考文献

[1]谭刚.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发展目标研究[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9(5):68-74. 

[2]谢春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多重意蕴[J].岭南学科,2020(1):47-52.

[3]施洁,谢志岿,吴定海.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进程的量化评价与预测[J].深圳社会科学,2020 (2):22-31.

[4]谢志岿,李卓.论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发展格局的内涵与路径—对先行示范区民生幸福标杆战略定位的理论探讨[J].深圳社会科学,2020(1):20-28.  

[5]张高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8.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7]丁学良.“现代化理论”的渊源和概念构架[J].中国社会科学,1988(1):65-78.

[8]朱铁臻.城市现代化研究[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286-287.

[9]杨重光.中国城市现代化战略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4(4):12.

[10]吴永保.城市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1(1):10.

[11]黄乃文.城市现代化:基本内涵与指标体系[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4):19.  

[12]闫小培,翁计传.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理论问题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02(1):43-45.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365.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4.  

[1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59.

[17]习近平.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EB/OL]. (2018-03-07)[2020-06-05]新华网, http://w w 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lh/2018-03/07/c_1122502719.htm.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