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民法典中“人”的双向界面

2021-09-14 17:30 来源:深圳特区报
民法典中的“人”是现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不仅是法律人,还是道德人;不仅是独立存在的单一个体,还是家庭和社会的复数集合。由是而论,民法典中的“人”是现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不仅是法律人,还是道德人;不仅是独立存在的单一个体,还是家庭和社会的复数集合。

■刘云生

民法典中的“人”是现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不仅是法律人,还是道德人;不仅是独立存在的单一个体,还是家庭和社会的复数集合。

民法典中的“人”呈现为现代性和民族性两个不同的界面。

就现代性角度而论,民法典移入了西方民法典人格独立、自由意志的价值内核和制度体系,通过第4条、第14条赋予了个体的均质化人格平等和行为自由,并通过人格权独立成编进行体系化保护,彰显了作为个体的“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就民族性角度而论,在现代性要素之外,民法典又重申了中国“人”的民族性,强调了作为中国伦理网络中“人”的身份属性和伦理义务,强化了赡老抚幼、赈贫济困的伦理正义理念,彰显了“人”在家庭伦理网络中的身份关联性和财产关联性。

这是一个矛盾体,也是一个统一体。不仅是雅努斯双面的隐喻修辞,还是一种理性的文化选择,是中和平衡中西方文化后的一种立法策略,以期最大程度实现民法典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

西方文明演化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地位通过三次文明淬炼最终得以证立:第一次是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揭示使每一个个体拥有了独立的自然法人格,人与自然之间呈现为征服与被征服的互动关系,人与人之间呈现为利益对抗或利益联合的互动关系;第二次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首次将“人”从上帝怀抱中释放出来,也将“人”从世俗的封建桎梏中解放出来,人获得一种完整的世俗性、社会性人格;第三次是启蒙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法律确定并固化了自然人人格,西方的平等观念也由“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最终被推演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然人在世俗生活中赢得了完全独立而平等的人格。民法典时代届临,《法国民法典》率先以法典形式赋予“人”以“个体化权力”,《德国民法典》则通过人格、权利能力、权利主体等概念体系完成了“人”的民法塑造,每一个个体获得了平等地位和自由意志。

民法典吸收西方民法典的个体权利构造,有利于摆脱传统文化中子孙对家长的依附性、服从性人格强制,这是民法典现代性历程的必由之路。但现代性之外,还必须充分关注民族性: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既没有西方神话的深度浸润,也没有宗教改革的强力影响。周秦以来,天地哲学观念从自然伦理向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不断推演类化。“人”是天地阴阳交感而生成,而非神或上帝之创造,故人在灵、肉两方面之归属不在于“天国”或“圣灵”,而在于世俗家族。人之生成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中国文化先验性地感恩于血缘传递,而为谋求生存则必然导致家族凝聚力之扩张,其他人际网络都是家族生活的扩展或拟制。此点决定了中国文化中强大的伦理磁场效应,个体成为伦理网格中的有效节点,而不是游离于其外的原子式存在。

质言之,民法典确证了民事主体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力求与西方民法典保持现代性连接,但又理性地遵循传统,保有了“家”的共同体地位和财产共有制,作为个体生存发展的资源池和精神情感的栖息地,在“家”的亲缘网络和伦理光环中寻求个体的现代性之路,达成中国式的理想目标:家的稳定和谐,国的长治久安,人的自由解放。

由是而论,民法典中的“人”是现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不仅是法律人,还是道德人;不仅是独立存在的单一个体,还是家庭和社会的复数集合。

(作者系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不动产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