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林则徐家书里 家国情怀

2021-11-09 15:02 来源:深圳特区报
林则徐一生中有认知不到位的地方,始终未能彻底摆脱传统夷夏观念的羁绊,那正是他的时代局限;但他是努力求真务实的,“苟利国家”的家国情怀是他的“真山真水”。作为民族英雄、近代中国重量级人物,林则徐写起家书来,情感却是如此细腻,时时可见拳拳爱心、眷眷亲情,可谓字字珠玑。

■徐迅雷

林则徐一生中有认知不到位的地方,始终未能彻底摆脱传统夷夏观念的羁绊,那正是他的时代局限;但他是努力求真务实的,“苟利国家”的家国情怀是他的“真山真水”。

考察历史人物,先要“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继而可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最终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林则徐奉旨遣戍伊犁,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因为黄河在河南开封祥符段决口,有治水经验的林则徐,在1841年9月被令从扬州赴祥符修堤复河,“效力赎罪”;翌年春天,58岁的林则徐从祥符出发,动身西去,充军戍边,近岁末才抵达戍所伊犁惠远城。万里征途中,他写作大量诗文信札,抒发忧国忧时情怀。

信札中自有诸多家书。浙江省博物馆珍藏有5封林则徐家书,系原西泠印社社长张宗祥先生的家属捐赠。这些家书正是林则徐遣戍期间所写,有一封在1842年8月23日写于平凉白水驿;如今收录于《林则徐全集》第7册。时光匆匆,百余年后,林则徐的日记和信札多有散失;但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林则徐全集》,仍能搜集编撰而成信札两卷、日记一卷,殊为可贵。

家书先言家事。林则徐刚刚接到家里寄来的喜信:“知是夜亥刻得举孙男,可喜之至。并知添养顺事,产后平安,尤深欣慰。计两三年来,惟此一事令人开颜耳。”生了孙子,当然是极高兴的,这是三子林聪彝得子,为林则徐长孙,林则徐说这是他两三年来唯一开心的事,可见征途坎坷、心事浩茫,难得有赏心乐事。然后就是商讨给孩子取名字:“现行至平凉地方闻此喜信,拟取平庆二字,并祝军务作速平定。”林则徐在这里所想的,竟然是要祝军务作速平定——家和国就这样融在了一起。随后进而提到孩子的“满月礼”,明确叮咛“满月送礼,总以不收为是”,这是家风清廉的自然表现。

作为民族英雄、近代中国重量级人物,林则徐写起家书来,情感却是如此细腻,时时可见拳拳爱心、眷眷亲情,可谓字字珠玑。

接着是重要的一段:“今日又过去六百里廷寄,自系将前调预备之一千兵调去天津,顷闻占清江浦。看来逆夷竟不歇手,不止据有江以南而已。究竟扬州、清江等夷情如何?如有的确信息,可即寄来。”无论是“八百里加急”还是“六百里廷寄”,都说明要紧。其实,到了1842年8月,第一次鸦片战争已至尾声,林则徐远在西北遣戍途中,即使知“夷情”亦是徒唤奈何了。

随后家书写道:“日来陕省铸炮之举有无头绪?可查访及之。”被贬的林则徐因病淹留西安期间,曾向陕西官方转送在扬州刊刻的《炮书》,希望陕西当局能如法制造新式大炮,所以有此牵念。

家国情怀中的“家书抵万金”,盖因所言不仅是家中大事,更有国家大计。在途径兰州之时,林则徐还写了一封2400多字的长信,那是致好友姚春木、王冬寿的著名信札。信中言及“徐自亥年赴粤,早知身蹈危机。”,然后大篇幅分析了当时敌我形势,并提出学习西方技术、建造大炮、组建水军的构想,概括为“器良、技熟、胆壮、心齐”八字要言。后来史学家蒋廷黻在他的《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言及这是林则徐的私函,说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这个显然有失偏颇。

林则徐的信札家书,在历史上影响很大,于是多有作伪。中国长安出版社于2014年7月出版了一册《林则徐家书》,由伪家书构成,令人遗憾。著名史学家胡思庸认真细致考证,辨明《清代四名人家书》(1936年广益版)中所收有林则徐家书四十余件全系伪造,详论《林文忠公家书考伪》早在1962年就发表在《历史研究》第6期上。没想到今人却当了“真”。

严复曾引用朋友之言曰:“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林则徐一生中有认知不到位的地方,始终未能彻底摆脱传统夷夏观念的羁绊,那正是他的时代局限;但他是努力求真务实的,“苟利国家”的家国情怀是他的“真山真水”。

(作者系文化学者)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