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英国史上“无代表不纳税”原则形成

2021-11-16 20:22 来源:深圳特区报
英国史上“无代表不纳税”的形成,与“无赞同不纳税”紧密相关,也与代议制的建立密切相关。贵族会议集体协商制表达同意还面临一个问题,即参会的大贵族并不能代表骑士和城市表达同意纳税。

■梁发芾

英国史上“无代表不纳税”的形成,与“无赞同不纳税”紧密相关,也与代议制的建立密切相关。

英国史上,有关税收形成了两个重要原则,一个原则是“无赞同不纳税”,是说征税必得纳税人同意。这个原则在《大宪章》中得到确认。另外一个原则是“无代表不纳税”,它的形成,与“无赞同不纳税”紧密相关,也与代议制的建立密切相关。

纳税必得纳税人的同意,但是纳税人怎样表达同意,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封建社会的英国,国王作为总领主,征收封建税收等可以按照封建习俗和封建法进行。经常性收入不能满足突发需要的时候需要临时开征非正常税收,这就需要获得被征税方的同意。诺曼征服前,英王召集贤人会议决定征税,诺曼征服后,贤人会议被贵族会议取代,国王可以召集贵族会议要求征税,获得贵族会议的同意。

但是贵族会议表达同意存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参加贵族会议的贵族并无代表权,实际上是个人协商,参会人员在贵族会议上逐一表态,表态者只代表自己,如果同意纳税,就要兑现承诺如数缴纳,但他的同意并不能约束他人;参会者的同意也不能约束缺席者,缺席者借口没有参与会议表达同意,也会拒绝纳税。遇到未表达同意而拒绝纳税的情况,国王就要挨家挨户进行说服,获得那些没有表达赞同的贵族的同意。

这给顺利征税带来很多麻烦。国家面临突发事件,需要立即征税以解决问题,这种个人协商制是要耽误大事的。所以,这种无政府状态逐渐被集体协商制所取代。集体协商制的形成,标志着大会议作为国家重要机构的重大变化,大会议的表决获得新的权能,多数人的同意可以约束少数人,出席者的同意可以约束缺席者。这种情况下,参加大会议的贵族就相当于是贵族的代表,代表未参会者作出决议,对未参会者具有约束力。这种转变的完成大概到了13世纪。

贵族会议集体协商制表达同意还面临一个问题,即参会的大贵族并不能代表骑士和城市表达同意纳税。随着国家事务增多和经济的发展,动产税为主的国税已经成为收入的主要内容,而动产税的缴纳者主要是骑士和市民。没有骑士和市民的同意,向他们征收动产税就不符合同意原则。

虽然贵族会议上,大贵族代表骑士和市民议决税收,表达征税同意,但这毕竟是有问题的。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为了获得骑士和市民的同意,国王以直接召见地方代表的方式向中小贵族和市民索要赋税。国王在召集贵族会议时,有时也责成某些郡的郡长选派该郡的中小贵族和位于该郡的城市市民作为地方代表出席,以便同时向社会各阶层提出征税要求。

1265年,乡村和城市的代表同时被邀请参加著名的“西蒙议会”,从而在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教士、贵族和平民三种政治力量合堂共议的局面。此次议会参会的人员包括5位伯爵,18位男爵,每郡两位骑士,每市两名市民,是一次三方代表参加的具有政治意义的会议。爱德华一世于1275年召开议会时,再次邀请地方代表参加,他召集代表出席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征税。爱德华一世在下达给收税官员的指令中说:“要提醒那些不愿纳税的人们,他们的代表已经代他们接受了纳税的义务。”1295年爱德华一世又循例召集国内各阶层的代表,包括高级教士、伯爵、大男爵、各郡骑士和城市的市民代表。出席会议的代表达400多名,其中骑士63名,市民172名。这次会议被称为“模范议会”,标志着议会的诞生。这次议会已经不是封建贵族的大会议了,它是封建社会中代表各种阶级的具有全国规模的一种等级会议。但那时的地方代表即使出席会议也只是作为旁听者,去接受征税通知,没有什么发言权。

1310年贵族立法团建立并推行改革以后,地方代表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前,地方代表即使有要求,也必须通过大贵族提出请愿。而改革后,大贵族成为立案官和审判庭法官,地方代表开始享有直接请愿的权利。1315和1316年地方代表在议会提出,最近有农田被圈为王室林地,他们的利益受到严重侵犯,他们要求国王对此进行调查。如果国王无视他们的请愿,他们便拒绝批准赋税。国王口头上同意了他们的要求,没有采取任何具体措施,地方代表拒绝履行征税的职责。1325年以后,地方代表终于成为议会不可或缺的力量,没有一次议会是在他们缺席的情况下召开的。1341年,议会形成两院组织形式,地方代表组成的下议院,获得批准税收的专属性权利。

纳税与代表的关系,在英国历史上就这么形成了。数百年后,英国向美洲殖民地征税时引发美洲殖民地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就是“无代表不纳税”,美洲殖民地在英国议会没有代表,因而没有义务纳税,由此引发美洲独立战争,导致美国的独立。(作者系财税学者)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