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不让任何一个人在数字时代“掉队”

2021-11-16 20:23 来源:深圳特区报
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指标。在通往数字便利的路上,不仅需要做到提升特殊群体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更需要重视特殊群体的困难,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人性化、一站式的数字普惠服务。

引子:

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指标。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出安排部署。本期思与辨就此展开讨论。

■主持人:赵鑫

■嘉宾:胡小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陈 兵(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司法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国瀚文(西北政法大学法治与科技发展研究室研究员)

将人口数量红利转化为人口质量红利

主持人:《纲要》出台有何意义?数字素养与技能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胡小勇: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一系列素质和能力。《纲要》的出台正是顺应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要求,通过系列举措来提升大众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一批合格的数字公民,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对于大众来说,从宏观层面来看,数字素养与技能是助推我国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素养与技能,关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是建设智慧社会的关键。从微观层面来看,数字素养与技能对人们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均大有帮助。因此,每个公民都应该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投身、参与、配合《纲要》行动计划实施,重视自身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

陈兵:数字技术与服务已经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小到移动支付、电子商务等生活场景,大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均对人民群众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出了要求。《纲要》一方面有助于培育和提升人民群众数字素养与技能,将人口数量红利转化为人口质量红利,推进我国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另一方面有助于建立普惠共享、公平可及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与人民生活水平。

国瀚文: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符合我国提升国民素质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根据《纲要》,“数字技能”侧重职业者的专业能力,“数字素养”侧重终身学习与修养,体现了《纲要》重视人的全生命周期发展,意味着新时代数字公民的数字意识、计算思维将得到全方位培养。

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关乎你我他

主持人:《纲要》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如何解读?

陈兵:强调终身学习,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当前数字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人民群众数字素养与技能需要不断进步,才能更好支持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在发展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国瀚文:在数字时代,保持学习动力,才能更好应对数字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有效弥合未来的数字鸿沟。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系列规划和目标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强调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人们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才能为建成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胡小勇:不学习,就落伍。初步构建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反映出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适应数字社会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学习体系。同时,这也要求全社会各行各业、各年龄段重视开展数字化学习,构建“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人人皆学”的学习型社会。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可以贯穿人的全生命周期。社会的快速发展,敦促人们要持续学习和成长。同时,每个人都追求成长和发展,客观上也会加速社会数字化转型,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动力源泉。

保证“一个都不能少”应成为数字社会重要命题

主持人:《纲要》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专门作出安排部署,如何评价?《纲要》中“全民”被提及40余次,如何在通往数字便利的路上,保证“一个都不能少”?

国瀚文:针对屡屡引发社会关注的“数字鸿沟”问题,《纲要》作出了专门部署,体现了不让任何一个人在数字时代“掉队”的决心。数字便利的本质是用数字技术为人服务,对于“全民”的提及就是为了实现社会整体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这其实对数字政策、数字产品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将“全民”的需求了解得更加深入,才能在通往数字便利的路上,提供更加精准的数字服务,保证“一个都不能少”应该成为数字社会重要命题。

胡小勇:信息科技高速发展,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基本上都是生来具备“数字基因”的“数字原住民”,而为了适应数字生活与工作,70后、80后、90后也逐渐成为对信息科技驾轻就熟的“数字移民”。但是,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容易因为资源、能力等差异变成“数字遗民”“数字难民”,滞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纲要》对特殊群体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作出专门安排部署,有助于弥合数字鸿沟,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在通往数字便利的路上,不仅需要做到提升特殊群体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更需要重视特殊群体的困难,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人性化、一站式的数字普惠服务。

陈兵:一方面,《纲要》注重依托老年大学、养老服务机构、残疾人服务机构、社区教育机构等相关组织,吸收广大志愿者参与到提升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工作之中;另一方面,《纲要》关注特殊群体需求,引导有关企业开发适合老年人、残疾人使用的软件应用和硬件产品,着力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确保数字社会“不落一人”。

我认为,在具体做法上,首先应重点帮扶在学习数字技术上存在劣势的特殊群体掌握基础性的数字技术;其次,应支持各行业、各阶层、各地方人民群众提升自身数字素养与技能,强化对自身数据权益的认知与正当行使;第三,数字社会各主体应该共商共建、互帮互助,共同助力数字便利化社会的实现。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