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教育人文性与人文教育性

2022-01-06 09:43 来源:深圳特区报
教育不仅要讲科学,还要讲人文;不仅要遵循科学真理,还要践行人文道理。人文地教育是“求其放心”的教育,“放心”才能养出浩然“心力”,“心”出“智慧”,“心”出“境界”,自带光芒,内心敞亮。

■张祥云

提要

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的,否则教育就可能成为完全由人工智能替代的工作。探索教育的人文性,是新科技时代对人之回归的强烈呼唤,人既要谨防沦落为一般动物,也要谨防被替换为智能机器。

教育不仅要讲科学,还要讲人文;不仅要遵循科学真理,还要践行人文道理。科学真理侧重于主客二分的对象化认识论,人文道理侧重于主客融合的本体性功夫论。彼此不可替代,要自觉会通。但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的,否则教育就可能成为完全由人工智能替代的工作。探索教育的人文性,是新科技时代对人之回归的强烈呼唤,人既要谨防沦落为一般动物,也要谨防被替换为智能机器。教育的人文性涵摄“人文的教育”和“人文地教育”。“人文的教育”指人文性质的学科、知识和技艺之教育;“人文地教育”指所有的教育都要人文地展开。“人文的教育”如果在方法上不能体现人文性,人文的教育性就将大打折扣。为此,我们要着力开掘华夏优秀传统智慧,汲取西方思想精华,探索教育的人文机理。力图超越构成论,回归生成论;超越认识论,回归功夫论;超越脑力培育,回归心力养成。

一、教育的人文原理

教育人文原理的基础是人文道理。人文道理是在“人做事”和“做人事”中,主体投身其中由“心”主导的本体功夫所得之堂奥,人文道理有着比科学真理深沉得多的主体性本源。如果说科学发现遵循“否定-重建”之路,那么人文发展则遵循“肯定-重现”之途;如果说科学进步往往线性递进,那么人文提升则往往螺旋积淀;如果说科学研究主要采用外在对象化方法,人文探索则往往依赖内在本体性功夫。

所以,教育的人文道理特性会逻辑地导出教育的知行合一原则。“理”虽规定一切,而“道”才完成一切。唯有主体知行合一,才能真切呈现人文道理,创造人文世界。不行“道”、不做事,往往就不懂“事”,不懂“道理”。要自觉做到知行合一,关键在“诚”。“诚者,成也”,诚,不仅是做人做事的态度,也是成人成事的方法。不诚,则知行不一,后果不堪设想。“诚”的品性,源于人的“心力”养成。

人文地教育是“求其放心”的教育,“放心”才能养出浩然“心力”,“心”出“智慧”,“心”出“境界”,自带光芒,内心敞亮。“心力”是成长的,不是锻造的。人文地教育是“归心”“养心”的教育,在“事上磨”“心上炼”中成长出内在力量。所以教育要理解生命节奏,着力内在成长,着眼长远未来;静待花开,对积淀保持定力和耐心。成长型思维应该成为教育价值的主导性思维,促使教育过程以人的内在成长为本。

“人文地教育”旨在“养心”,此“心”是现实世界里那些过着俗世生活的世人安顿精神的状态。精神的安顿是鲜活的生命学问,是道理与功夫之间的互动与互惠,鲜活的生命在精神的滋养和拓展中“道成肉身”。“人文的教育”唯有把人文知识活化为人自身的精气神,才是促进人的内在成长。从事人文教育的人务必要超越对象化之知的知识论障碍,指向本体性之智的领悟。教育的人文性是由人的精神性决定的,“人文地教育”在原理上由这样一组关键概念——“人文道理、知行合一、诚、心力、成长、精神”共同构成生态系统,它们互为一体、相互贯通、彼此交融。

二、教育的人文功夫

教育的人文原理系统,必然逻辑地导出教育的人文方法要指向内在本体功夫。心和精神,不是实体,是生命状态。看不见,摸不着;可领略,可感悟;虽不客观,却很真实。心和精神,一定要落到具体鲜活的肉身生命里,才能实现其意义,呈现其价值。心的、精神的世界是个由文字、符号、话语、声音营造的“非实体”世界,需要想象,富有理想,保持希望。在人文世界里,隐喻是人生存的基本方式。没有隐喻,人类无法创造宗教、哲学、美术和音乐,人将失去人文世界。隐喻的能力是人的基本人文能力。“君子之教,喻也”,现代人却正在迅速失去隐喻能力,语言的祛魅,导致精神式微。人文的世界是本体的世界,唯有身心投入其中去体验才能在“我的世界”复活“人文道理”所示意的世界。

人文教育应该既是“体验的”,又是“体验地”,既要“教人去体验”,又要“体验去教人”。生命及其精神的不可替代性意味着孤独性,超越孤独的基本方式就是通过精神的对话使个体走进他人,融入社会、历史和未来。生命的存在还天然具有差异性、片面性、未完成性,唯有通过对话实现自我的社会性。在社会性中实现对差异的同理心和共情力,实现对片面自我的谦卑确认和自我超越。

对话不仅是个人走进社会的途径,也是社会整合个体的不二法门。对话是个体的生存方式,是个体的生活态度,是文明社会的制度,是健康群体的文化。对话是教育的方法论。人的成长才是教育的目的,人不只是掌握知识的工具。因此在教育中,要超越知识中心,走向问题中心。因为知识只有通过问题才能进入个体的精神世界,知识只有通过问题才能转化为能力和智慧,知识只有通过问题才能促使个体继承和创新。教育就是要以个体内在切身的心灵、精神性问题为切入点,化知识逻辑为问题逻辑,在人生的问题原野中,领悟观念的力量,拓展人生的智慧,养成强大的自我。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5G时代,教育的关键依然在教师。未来教育将更加强调教师的人文能力,教育将更加凸显爱和智慧的力量。没有反省就不懂爱,没有反思就不出智慧。中国传统之“反省”跟西方文化的“反思”侧重不同。中国传统之“反省”出于人文追求,基于主客相融,侧重知与行合一;西方文化之“反思”则出于科学探索,基于主客对立,侧重思与事合一。今日教育,尤其需要将反省与反思结合,在“反省”的时候,将“反思”摄入其内;在“反思”的时候,把“反省”融入其中,这样的结合才能使心与思和谐共长,人格健全。以上探索,基本形成了由“隐喻—体验—对话—问题—反思(反省)”共生共荣的教育体系。

三、教育的人文道场

教育的人文道场在整个的生活世界,但最关键的道场在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为教育本质之所系,无师生关系便无教育;师生关系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怎样的师生关系便演绎出怎样的教育。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根本枢纽和中心。师生关系不仅应该成为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更加要成为教育实践的核心领域。理论上凸显师生关系的地位,教育学科会更加自觉彰显人文特性;实践上凸显师生关系中心地位,教师会更自觉地把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和情怀作为第一要务,增强对学生的同理心和共情力。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学习者理应以自觉的专业精神,把师生关系当成知行合一的道场,在“反思-反省”中,自觉互动,共同成长,教育理论才能成为“成己之学”“成人之学”。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之维。一方面,我们要意识到,精神的事业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不能一劳永逸;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意识到,精神是自我成就的过程。唯有甘愿自强不息,才能止于至善。(本文是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为SZ2019D052】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系深圳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