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首页 > 理论周刊 > 

从条约翻译到同文教育

2022-01-06 09:51 来源:深圳特区报
徐继畬具有开明的思想、开放的眼光,他能“正眼”看世界,而不是简单的“睁眼”。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晚清转型期的外交和教育,都有这个特点。痛定要思痛,没外语人才,那得培养;要培养人才,那得办教育;要办教育,还真是离不开有识之士。

■徐迅雷

徐继畬具有开明的思想、开放的眼光,他能“正眼”看世界,而不是简单的“睁眼”。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晚清转型期的外交和教育,都有这个特点。2022年是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0年。今人可能不知道,1842年签约时,中英文版本都是英方提供的,结果闹出了历史笑话。中文版当时由英方翻译官马儒翰翻译,他是著名传教士马礼逊的长子,中国通。而那些昏聩的清朝官员,没有一个懂英文啊!条约一共13条,第2条中文版本说的是“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云云,“大皇帝恩准”的措辞,在表面上倒是给足了大清皇帝面子。可是,道光帝万万没想到,英文版的《南京条约》,与中文版本存在重大差异。

大时代的小细节,往往才是真相:两个版本中,不仅仅5个开放城市顺序不一(英文版厦门在福州前面),关键是:中文版规定英国人民只能住“港口”,只有英国的官员方可住“城邑”;而英文版中,与“港口”对应的是“Cities and Towns”,应译为“城镇”;与“城邑”对应的是“Cities or Towns”,应译为“城市或城镇”。结果却是,将前者的“城镇”译成中文时变成了“港口”——只是局限于居住口岸港区,这明显属于误译。这个“误译”很大可能是故意为之,因为封闭腐朽的清廷害怕“华洋杂处”,所以一直不许外国人进城居住,这个条约的中文版本就迎合上意,给足“面子”。“天朝上国”向来如此,“里子”似乎不要紧,永远是“面子”第一。于是,一个条约,两种版本,不同规定,闹了天大的笑话,也给后面留下了冲突的隐患。

在外交领域,国与国之间所签订的条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与洋人打交道的大清帝国官员没人识得ABC,吃这个亏,也不是一天两天。痛定要思痛,没外语人才,那得培养;要培养人才,那得办教育;要办教育,还真是离不开有识之士。“1862年,文祥与恭亲王取得朝廷首肯,在北京设立了一所专事翻译的学校。该校规模不大,主要选拔年龄在十四岁左右的八旗子弟学习英文、法文,并向他们发放津贴。”2021年12月26日辞世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史景迁先生,在他的教科书《追寻现代中国》里如是有云。这所学校,就是同文馆,亦称京师同文馆,属于近代新式学堂。它能延聘外教,而且支付高薪,在当时殊为不易。

2022年恰是同文馆创建160周年。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到1862年同治元年创立同文馆,过了20年之久,速度形同蜗牛。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了《北京条约》,规定今后各国递交来的公文,只使用人家本国的文字,不再像《南京条约》还翻译了一个有差异的中文版给你,没有外语人才真是不行,甚至是不幸。

文祥和恭亲王奕,都是开明的晚清名臣。奕后来力荐徐继畬,上折要求饬派他为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让徐继畬出掌同文馆,实乃明智之举。一方面,徐继畬学术能力一流,他的《瀛环志略》就是同文馆的教科书;另一方面,他热心教学教育,致仕之后,回到山西平遥办了超山书院;还有更重要的是,徐继畬具有开明的思想、开放的眼光,他能“正眼”看世界,而不是简单的“睁眼”,徐继畬成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主要开创者。

(作者系文化学者)

编辑: 战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