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与隐忧:中国韩流粉丝境况研究—以某韩国男子偶像团体的微博粉丝为例
2020-09-02 10:37 来源:深圳社会科学
星支出在粉丝圈中“算花的少的”,但是“细数下来很夸张……我真不敢算”。Y在4个月内“买代言产品”“买周边产品”就高达4000元,看演唱会和粉丝站集资花费约10000元。其频繁往返韩国中国之间的其他费用则并没有被她纳入到追星花销中。
N是辽宁省某高校的大三学生。他自2017年10月至次年1月追星花费约900多元,包括购买周边产品、代言产品和专辑,其中专辑消费超过一半。她在这个学期的支出共3800元,其中追星超过总消费的1/4。
以上工作或学习于不同地域的韩流粉丝的追星消费是可以大体估算的,但追星潜在的经济风险却是不可控的。首先,很多韩流粉丝为节省费用以信任为基础开展口头交易行为,期间若出现争议、售后问题,粉丝利益则无法得到保障。其次,粉丝集资后集资人“携款跑路”的事件屡见不鲜。粉丝站人员流动频繁,管理者换代或粉丝站关站时有发生,此时最易发生集资款“被卷走”事件。2017年7月,该男团粉丝圈有两家粉丝站管理人先后卷走集资款86万、15万元。其中一家粉丝站的其他成员及粉丝,虽然收集证据报警并委托律师提起诉讼,但截至2018年6月未结案[1]。即使不是卷款事件,在集资后粉丝团体是否能使用好资金也是一个问题。在2018年成员生日应援中,粉丝站违规操作导致粉丝集资款购买的礼物被公司退回,无法处理,损失达到1万余元。最后,追星花费对韩流粉丝造成很大经济压力。大部分访谈对象表示,有过因偶像发专辑或者其他活动同时进行导致自身陷入暂时经济困难的经历,自身只能通过缩减其余开支或兼职来渡过难关。如果粉丝经常往返韩国“应援”,那么其追星消费将是无底洞:机票、食宿等等的附加费用对于跨国追星的粉丝来说,与追星活动本身的消费几乎相当,这种奢侈的追星活动因为能够带来极强的满足感更加难以抗拒。
正是粉丝的时间、金钱铺就了韩国偶像的“花路”。因而消费与贡献成了饭圈的一种“正义”,消费行为尤为显著。在微博中消费多的粉丝总会受到追捧,有着优越感。一旦发生矛盾,总会看到“消费没
[1]无独有偶,中国台湾地区同一粉丝圈也发生了类似案件:站长集资23万新台币后不见踪影,此事也被台媒报道,但由于站长尚未成年免遭起诉,也没能追回集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