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

国家整合与国家建设:向度、功能与途径

2021-09-15 14:41 来源:深圳社会科学


(三)国家整合回应现代化的挑战,提高政权合法性

1.现代化对于新兴民族国家的挑战

二战之后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与面临的问题同时也赋予了国家整合以关键的价值。二战后取得民族独立的新兴国家,在现代化的浪潮下进行各自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现代化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在政治上并没有像现代化理论所预测的那样实现政治的现代化,反而更加的动荡不安、乱象丛生。亨廷顿从“差距假设”的角度进行了经济发展与政治动荡的关系,认为现代化所带来的新鲜事物打破了传统文化在认知上的障碍,提高了新的渴望水平。“然而,过渡型社会满足这些新渴望的能力的增进比这些渴望本身的增进要缓慢得多”。[23](P50)民众挫折感以及识字率的提高使得他们的参政意识提高,但是发展中国家往往政治制度化水平相对较低,即政治组织、程序、公认价值和稳定程序的程度较低,政治制度化的速度与扩大群众参与难以取得平衡,就会产生“现代化的挫折”。

我们必须承认,现代化的进程让人们具有新的、更强烈的组织和集团意识、拉开贫富差距、增加具有破坏性的地区流动、增加识字率,对政治稳定造成压力,消解新生政权的合法性。在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的分散、分离、分裂状态或趋势的关系中,现代化至少在两个方面产生了直接作用:第一,现代化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分化尤其是城乡分化的现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城市代表着新型经济活动、新型社会阶级和新型社会文化,而乡村仍然在传统的桎梏中不前。“城市居民在才智上的优越感和对落后农民的蔑视感与乡村老百姓在道德上的优越感和对城市骗子的妒忌感,是半斤对八两,城市和乡村变为不同的民族”。 [23](P68-69)城乡作为现代化中最现代和最传统的部分,其中的统一性已经被现代化所破坏了,这种城乡分化不仅体现在经济文化层面,“社会仍然是乡村性质的,但是政治已经变得城市化了”, [23](P68)城市里的中产阶级率先接触到现代事物与观念,产生现代的政治意识,迅速变成了整个共同体包括乡村的政治主宰者。第二,现代化带来的现代通信技术,比如收音机、电话等,又使这些现代的平等公民与政治参与观念无法与乡村社会隔绝,乡村里的政治意识也得到了初步的发展。乡村民众这种政治参与实现途径的不通畅与愈演愈烈的平等公民意识形成了差距,导致国家政权合法性的消解。

责任编辑:郑令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