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2021-10-26 19:24 来源:深圳社会科学
二、文献综述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绿色金融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国外学者认为绿色金融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如Cowan (1998)[1]发现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高度耦合,并认为绿色金融是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Labatt(2002)[2]认为绿色金融的本质是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S ala zar(2017)[3]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能够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国内学者也得出类似的研究结论,李晓西(2015)[4]、何建奎(2006)[5]、辜胜阻 (2016) [6]、黄田帅(2018)[7]等均发现绿色金融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环境改善,同时还可以降低资源损耗和提升经济效益,从而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龙云安(2018)[8]、赵军(2020)[9]、安国俊(2020)[10]等学者则发现发展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等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经济增长。董晓红(2018)[11]基于空间区域差异,进一步验证我国绿色金融与绿色经济发展高度耦合。裴育(2018)[12]则利用PVAR模型分析湖州市绿色信贷、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发现绿色信贷对绿色产业和本地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绿色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也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得出的结论基本相一致,但是多数文献是基于全国或者单个城市的视角,而缺乏对典型城市群的实证支持。此外,多数文献直接验证绿色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的关系,但是尚未对绿色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进一步进行测度。基于此,本文选择具有典型代表的珠三角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本文通过空间视角,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珠三角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不仅验证了珠三角城市群的绿色金融发展对其彼此之间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空间特征,还进一步测度了绿色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绿色金融发展视角出发,为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如何朝向高质量和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供建议。
三、珠三角绿色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的计量分析
(一)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2010—2018年珠三角15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Wind数据库。同时借鉴柴晶霞 (2018) [13]等人的研究,对变量进行选取,为保持数据的稳定性并防止异方差等问题对回归结果造成影响,本文对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和节能环保财政支出进行自然对数化处理后得到ln P GDP it和ln PF it。变量的选取和构建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