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探析*

作者:仇小敏  2020-05-14 11:19  新传播    【字号:  

习近平超越了西方“虚幻的共同体”囚笼,不但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而且致力于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实践。


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坚持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真正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最终共建并实现一个没有贫困、一起发展、共同富裕的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共同体。

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是世界反贫困的最新探索和实践,具有国际典范意义的伟大工程。其思想理论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也已经越来越为国际社会所认可与赞扬,也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其国际影响远远超过了国内的价值影响力。正如马克思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他们的全部价值仅仅在于:每一个民族都为其它民族完成了人类从中经历了自己负责的一个主要的使命(主要的方面)。”[1]因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程,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我国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提高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减少了我国贫困人口的数量,而且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为全球人类社会减贫事业干出了重大业绩。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达席尔瓦所说,中国的努力是使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减少的最大因素。也有国际人士指出,在过去近40年的努力下,中国有7亿多人口脱贫,创造了世界奇迹。所以习近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的提出和实施,本身就是对世界扶贫脱贫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所作出的巨大成就和重大业绩,而且“我们也要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2]。习近平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表明,中国一直在身体力行的实施反贫困战略,本身就是构建人类共同体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服务于中国人民也更有利于世界人民,为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了典型的示范作用,对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产生出更大的影响和创造出更大的贡献。

 

二、推动世界经济合作繁荣,确保安全发展互利共赢

任何共同体首先必然是经济利益的共同体,所以真正的共同体必须建立在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之上。正如马克思指出,人一旦离开利益就会出丑[3],而且离开社会物质生活、现实生活的共同体是不可能的,也是背离理性的媚俗之举,而“应该回归现实生活世界本身”。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发展从来都是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只有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健全,才能为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共同推动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研究表明,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是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表征,这就更加需要共同推动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所以没有经济的共同发展,共同体就不可能夯实其根基,不然就会“驰于空想、骛于有虚名”。为此,在国际经济发展上面,就必须同舟共济,推动世界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才能构建成真正的共同体。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具有构建真正共同体这一价值取向,其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沿线各国,为世界经济走出困境贡献新动力、提供新引擎;它大大地超越了欧洲人所开创的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有力地推动了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建设,逐步形成了正如德国左利克所言,今天的“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利益攸关方”。所以有国际人士就指出,我们“要看中国取得了什么成就,更要看中国为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57页。

 

[2]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03页。

编辑:新闻中心-实习生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