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当代价值——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
作者:和东红 刘青青 2021-09-15 14:37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深刻论述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经济基础“归根到底”的决定性作用,其他非经济因素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正是在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人类社会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合力论”仍未过时,仍然具有科学性。本文主要从新发展理念视角出发,分析了“历史合力论”的提出背景、基本内涵及和逻辑演进,进而揭示了新发展理念中体现的“合力论”思想。
(二)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新发展理念内涵主要涉及五个方面内容。创新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旨在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突破了我们过去将“创新发展”等同于“技术创新”的传统观念,强调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全面推进理论、制度、科技和文化四个维度的创新。协调发展理念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就是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同进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社会各方面发展整体性协调。绿色发展理念是维持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主要是针对我国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提出的。我国长期的粗放式发展使得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逐渐匮乏,环境承载力也逐年下降,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承载力出现不适应状况。因此,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局面,更好地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开放发展理念是促进我国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型经济实现了新飞跃,但开放程度和开放水平比较低,仍需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相融合,提高发展的内外联动性,提升我国在国际环境中的话语权和综合实力。共享发展理念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也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共享发展理念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三)新发展理念对“历史合力论”的继承与超越
恩格斯提出的“历史合力论”主要阐述了诸多个人意志相互作用、相互碰撞的最终结果就构成了历史,在这无数个意志中,每个个体的意志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意志的特征,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这无数相互作用的力可以算作合力,这样就会最终产生一个历史结果。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我国经济发展要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要综合各种力量共同努力,在这五个方面协同推进,形成一种合力。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滞后,因此尤其注重经济的发展,“金山银山”的理念确立逐步扩大了对“绿水青山”的破坏。因此,习近平同志提出发展要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倡导一种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新发展理念不仅继承了“历史合力论”的相关理论,更是对“历史合力论”的超越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