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当代价值——基于新发展理念视角

作者:和东红 刘青青  2021-09-15 14:37  新传播    【字号: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深刻论述了人类历史进程中经济基础“归根到底”的决定性作用,其他非经济因素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正是在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人类社会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合力论”仍未过时,仍然具有科学性。本文主要从新发展理念视角出发,分析了“历史合力论”的提出背景、基本内涵及和逻辑演进,进而揭示了新发展理念中体现的“合力论”思想。


(二)成熟发展期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恩格斯致约·布洛赫的信》,是“历史合力论”的成熟发展期。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就涉及过有关“历史合力论”的相关论述,只是当时还没有正式使用“合力”一词,恩格斯在给布洛赫的回信中,进一步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合力主张,认为创造历史的各种活动总是人们特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不同个体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决定社会历史进程的“归根到底”是经济因素,其他非经济因素虽然没有主导性作用,但不可否认它们的重要影响力。同时,恩格斯对个人意志在“合力”中的重要作用也进行了强调,个人意志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在个人发挥其功能的过程中,由于个人所处环境的不同,会产生各异的思想动机,彼此之间会产生不同的矛盾和冲击。在这一时期,“历史合力论”思想更加系统,更加成熟。

(三)丰富完善期

1890年至1894年,在这一时期“历史合力论”思想得到了完善与补充,恩格斯着重梳理了“历史合力论”的主要脉络,并将其充分运用到唯物史观相应理论中。早期在创立唯物史观理论时,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唯心主义错误思想进行了明确批判,但没有充分阐述“合力”的系统功能,对经济基础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归根到底”的决定性作用着重强调,但没有全面系统阐述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对上层建筑能动的反作用论述比较零散,论述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和完整性。1894年,恩格斯对上层建筑对社会历史的反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地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呈现出来,恩格斯在信中阐述到社会历史的创造要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既定的经济条件和特定的社会关系基础上创造自己的历史,不是建立在个人主观意志上的。在这样的条件下,个人的意识和思想进行碰撞,相互影响,形成了历史必然性,必然性决定着偶然性,并借助偶然性来表现,正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共同形成了社会历史。在恩格斯致弗·梅林的信中也涉及相关的讨论,批判了意识形态独立于物质和社会经济关系而存在的错误观念,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历史合力论”思想。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