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

先秦吉礼中的漆器藏礼现象考论

2019-12-09 17:11 来源:深圳社会科学

由(1)可知,天子吉服(祭祀之服)有六,另外三种弁服则不用于祭祀。由(2)得出,公之冕服为五,比天子少一,余则类推,至卿大夫仅有玄冕,士则无,为使层次清晰,条分缕析,将天子至士所使用的冕服、弁服1分类归纳,如下表1:

观察表1,可知冕和弁的使用情况呈阶梯状三角形分布,具有鲜明的等差性,地位越高,冕则越多;而地位越低,则冕越少。即天子有六冕,公五冕,侯伯有四冕,子男三冕,孤二冕,卿大夫只有一冕,冕的多少依据自高至低的情况依次递减。士因地位较低,仅有弁而已,卿大夫以上者皆有冕冠,冕冠只能为卿大夫以上的高级贵族配戴。冕冠作为祭祀中的重要物饰,乃区分卿大夫以上的高级贵族和低级贵族士的重要标志,而冕冠数量的多少又是区别卿大夫以上贵族尊卑贵贱的重要标志。

人们制定了一套复杂的“荣誉”级别体系,这种级别明显地表现在制服的细微变化上3。在先秦社会,冠冕同样有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内涵和级别体系,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实用之物,它以独特的属性在祭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昭名分与辨等威的一种礼仪性象征。

五、祭祀中车舆蕴含的尊卑礼意

轩车,乃有屏障的车,为大夫以上的贵族所乘用。西周时已有专门掌管官车的职官—巾车,其中重要的职能便是“辨其用与其旗物而等叙之”4。等叙即等级和尊卑次序,由此可知官车亦蕴含着等级、尊卑属性。



1.弁服为古代贵族所穿戴的帽子和衣服,包括韦弁、皮弁及冠弁等,是仅次于冕服的一种服饰。冕服为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天子九服:冕服六(大裘至玄冕),弁服三(韦弁、皮弁、冠弁)。本章节主要讨论冕服中的冕冠,对于服饰则不作详论。   2.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华书局,2009年,第82页。   3.[法]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三联书店,2003年,第205页。   4.《周礼注疏》,阮刻《十三经注疏》,第822页。

责任编辑:实习生何露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