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

党内法规的社会团结功能探析

2021-10-26 19:01 来源:深圳社会科学


参考文献

[1]葛洪义.社会团结中的法律—略论涂尔干社会理论中的法律思想[J].现代法学,2000(4):141-144.

[2]马金尾.奥古斯特·孔德及其社会学思想探析 [J].经济研究导论,2011(27):270-271.

[3]李朋.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历史观—解读中国人眼中的斯宾塞[J].学习与探索,2004(3):128-129.

[4]王建民.转型社会中的个体化与社会团结—中国语境下的个体化议题[J].思想战线,2013(3):79-83.

[5]李伟迪.论法律的社会团结功能[J].时代法学,2011(6):30-35.

[6]肖瑛.法人团体:一种“总体的社会组织”的想象—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J].社会,2008 (2):48-51.

[7]姚俊.从职业群体到公共领域—社会团结视域下当代中国公德塑造的路径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4(9):57-60.

[8]包晓霞.基于社会团结的包容性社会—关于当前中国社会管理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5):70-72.

[9]付子堂.法治体系内的党内法规探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3):18-23.

[10]王宇光.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J].中国监察,2006(10):52-53.

[11]李雪.新时代制度治党的内涵辨析、逻辑架构与鲜明特征[J].深圳社会科学,2019(6):14-16.  

责任编辑:郑令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