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文化转向与批评转型*
2022-04-27 15:52 来源:深圳社会科学
从根本上讲,文艺批评是对文艺作品存在状态的反思,更是对人的命运和生存状态的反思,只要这种反思不停止,文艺批评将会继续为艺术家的创造提供有益的启示,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智慧和动力。在数字时代复杂多样的批评话语和价值观念中,我们要注意对多元的文艺批评价值和批评话语进行甄别、辨析和反思,建构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20](P16)的新文艺批评体系。同时,创建和完善一个宽松、包容的文艺批评审查制度和舆情监督机制对于维护健康、自由的言论空间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字媒介提供的平台,调动年轻世代参与文艺批评的热情,把新媒介文艺批评当作一种开展大众审美教育的新途径,当作一种新的公共话语的建构平台,使其在促进不同群体价值对话、塑造民众现代人格和提升大众审美品格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钟雅琴.沉浸与距离:数字艺术中的审美错觉[J].学术研究,2019(8):170-176.
[3][法]保罗·维利里奥.解放的速度[M].陆元昶,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4]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5][美]爱伦·坡.诗的原理[M]//徐京安等主编.唯美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Murray,Janet H,Hamlet on the Holodeck:the future of Narrative in Cyberspace[M],New York: Free Press,1997.
[8][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周晓虹,周怡,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