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文明交流观对马克思文明交流观的发展

作者:唐辉  2021-09-15 14:41  新传播    【字号: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资本主义文明交流观进行了批判,指出了资本主义文明交流是在资本推动下的文明交流,表现出显著的强制性和剥削性,形成了以政治、经济和文化为内容,以对抗和融合性相统一、属人性和发展性相结合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文明交流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结合全球治理现状,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上,从文明交流过程中文明的本质、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以及文明如何发展三个角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明交流观,形成了习近平文明交流观。习近平文明交流观在坚定文明自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习近平文明交流观具有生动的实践性。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显示出真理的科学性,习近平文明交流观的科学性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和体现。在习近平文明交流观的指导下,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实践方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习近平文明交流观的实践方案提供了整体框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了在对外交流中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其核心内涵上表现为,经济关系上的开放包容、互惠互利,政治关系上的平等相待、民主协商,文化关系上的互学互鉴,这为文明交流提供了基本框架。习近平的文明交流观正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内,形成了坚持文明多样性,主张文明平等性,提倡文明包容性,注重文明互鉴的新型文明交流观。其二,“一带一路”倡议为习近平文明交流观的实践方案提供了具体规划。2017年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的开幕词中指出:“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15](P20)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在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选择的基础上,加强不同文明的交流和对话,使一带一路成为合作共赢之路和和平友谊之路。一带一路倡议打开了文明交流新方式,把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落实到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实践的全过程。

四、习近平文明交流观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文明交流观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明交流观,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所形成的,对于中国和世界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不仅为坚定文明自信提供了文明方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文化支撑,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习近平文明交流观为坚定文明自信提供了文明方法。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国共产党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一并写入党章,“四个自信”概括起来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自信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而习近平文明交流观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提供了文明方法,也即:在坚持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让各种不同的文明平等交流、互学互鉴、批判性的吸收其他文明成果优秀成分,不断在文明交流的过程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也要在文明交流中发挥作用,积极地参与到文明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在文明交流过程中“发声”,在文明交流的过程中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和中国特色。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