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意识形态批判的精神分析意蕴*
2021-09-15 14:41 来源:深圳社会科学
其次,发达工业社会利用各种现实手段引导人们的感情和情绪,以实现意识形态控制的目的。马尔库塞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利用各类社会机构去引导和改变人们的情绪和思想,进而实现社会控制,包括日常生活中涉及吃、住、穿、行等方面的各种产品以及新闻娱乐的生产等,这些都会给普通人制造一种固定的态度和习惯,使消费者比较愉快地与生产者乃至整个社会形成固定的感情和情绪反应。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商品的生产则起着情感引导以实现意识形态控制的功能,“产品起着思想灌输和操纵的作用;它们引起一种虚假的而又免除其谬误的意识。”[7](P11)也就是说,意识形态并不单一的以纯粹思想意识的形式出现,而更多地是以产品、生活方式的形式来展现,布展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以一种比以前好的生活方式出现更容易麻痹人们的思想,让他们沉浸于量的变化而不去关注是否存在质变,而任何强调质变的思想、愿望都被排斥在外。
再次,福利国家的心理效应与意识形态控制。马尔库塞认为,福利国家的发展阻碍了社会变革的发生,虽然福利国家在本质上仍然是不自由的国家,因为社会的全面管理限制了技术上可获得的自由时间;限制了技术上可满足的个人需要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自主自决的可能性的才智的发展和实现。 [7](P43)但是福利国家通过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各种手段,满足着人们的各种需要,给予人们以舒适的生活,进而在社会心理上给人们造成了不断的愉悦感、幸福感和满足感,正如马尔库塞指出的,如果每个人都满足于经由国家管理带来的商品和服务而获得幸福,那么为什么需要坚持不同制度?如果令人满意的商品不仅包括物质产品,还包括思想、感情和愿望的话,那么为什么还希望独立思考、理性呢?[7](P44)也就是说,福利国家正在从心理层面消解反抗的力量,通过生活方式的潜化作用使社会同一化发展,在社会心理层面增添维系现行制度永恒化的各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