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期静态与结构动态看中国经济转型

作者:李 宁 唐 杰  2020-05-14 11:19  新传播    【字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的工作方向,对周期性和结构性等问题做了深刻论述。


势。图4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人均收入提高与投资红利消失引发的投资收益下降同时发生,使得我国储蓄率出现倒U,这与美国的趋势一致。

其次,人口数量和结构的变化除了以生产要素的方式直接影响经济产出之外,还能影响居民储蓄率,也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2018)表明,中国的高储蓄主要源于居民部门,人口结构的变化可以解释家庭储蓄50%以上的上升幅度。因此,人口结构是储蓄变化的第一推动力,他们预测未来中国的储蓄率将会随人口结构的变化而下降[1]。最近的一些研究也根据不同的模型,对中国过去的高储蓄率做了解释并对未来的储蓄率做了预测。如İmrohoroğlu和Zhao构建了符合中国特点的一般均衡模型,发现由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老人养老和家庭保险的恶化风险,可以解释1980年至2010年中国储蓄率的上升幅度;在这期间,经济增长率的变动决定了储蓄率的波动。图5左展示了他们对中国未来总储蓄率的预测,模型显示,2010年储蓄率小幅下降,随后会有一段时间的小幅上升,但2020年左右会见顶[2]。Curtis等构建了一个生命周期模型来量化日本、中国和印度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图5右展示了三个国家居民储蓄率相对于2000年的变化,他们的模型预测中国的居民储蓄率在2050年将比2015年下降14个百分点[3]

关于储蓄率的计量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讨论,上文提到的研究都是以现有的储蓄定义为出发点,预测未来中国的储蓄率变化。但是,如果储蓄的定义或构成发生变化的话,以上的储蓄率预测将不准确。2009年,联合国等组织制定了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引入了知识产权产品的概念,将知识产权产品列入固定资产。GDP的核算方法随之改变,将研发支出的费用列入固定资本。基于类似的思路,当研发支出的费用转化为资本统计时,非物质和创新能力投资(比如对教育的投资)也导致了储蓄,这部分统计口径上“新增”的储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以及未来的储蓄率将会如何变化,值得进一步探讨。

 

二、经济转型过程的理论分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体系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经济成功转型的必然要求。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引发了广泛讨论,观点形形色色,如将其归结为周期性波动和外部冲击等。刘世锦认为,很多观点缺少长期的分析框架,难以合理解释目前的经济变动。他认为,增长阶段转换框架中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金融结构依次转换[4]。我们认为,一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分析需要建立长期框架,二是在转型中结构问题会十分突出,需要政府适度干预,理由是:

现代经济学有关价格粘性的假设表明,技术条件不变时,短期市场不能及时出清,引起总需求围绕潜在总供给波动,这为政府实施短期总需求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即在价格粘性导致市场失灵条件下,总需求管理是有效的,因此是必要的;从长期看,价格粘性在连续时间内将趋于消失,市场可以出清,不会出现结构性问题,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经济增长最终成为索洛或是罗默增长。以发达经济体为样本,新古典经济学和后凯恩斯经济学分别侧重于长期和短期的经济分析,也因


[1]Zhang M L,Brooks M R,Ding D,et al. China’s High Savings:Drivers,Prospects,and Policie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18.

 

[2]İmrohoroğlu A,Zhao K. "The Chinese saving rate:Long-term care risks,family insurance,and demographic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18(96).

 

[3]Curtis C C,Lugauer S,Mark N C. "Demographics and aggregate household saving in Japan,China,and India".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17(51).

 

[4]刘世锦:《宏观经济走势与新增长动能》,《债券》,2019年第2期。

编辑:新闻中心-实习生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