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深圳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作者:李雪 2021-08-05 11:26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本文通过概括深圳过去40年发展路径及特征,分析发现新时代背景下深圳面临发达国家与后发国家的双边市场挤压等方面的挑战,探索先行示范区发展新道路,注重培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营造优良的民主法治环境,打造深圳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认知是人类大脑参与、识别和行动的能力。认知能力的提升取决于大脑的功能,依靠正确的原则和正确的习惯,从惯性和限制性思维中解脱出来,从专业独立的不同学科中解放出来,糅合尽可能多的想法,消除“知识孤岛”。从全球科学技术发展态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工作性质和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终身学习和学科交叉融合大势所趋。认知技能禀赋高的城市工资水平高,产业扩张快。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型的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GPT),将实现宏观经济整体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实现以创新和知识驱动为特征的高质量增长,改变经济社会组织运行的模式,但其推广也意味着对部分应用领域劳动就业岗位的替代、产生降低工资水平的风险。[14]表现为,新兴经济体在非重复性认知技能和社会行为技能密集的行业中就业的工人比例从19%增加至23%,发达经济体的比例从33%增加至41%。[15]在“可被编码的”重复性工作中,机器最容易取代工人的作用,如简单认知性工作和手工或体力性质的工作。在发达经济体中,就业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高技术认知技能的工作类型。相比之下,就业已经从诸如机器操作等中等技能行业向外转移。这可能是发达经济体中不平等问题不断加剧的原因之一。中等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均会因为自动化、竞争的加剧而遭遇工资水平降低的损失或是失业的风险。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当人类进入大规模的计算机革命之后,创新越强就会越快普及一种新技术,从而快速替代老技术。在就业结构转换过程中,只有具备更高教育水平或特定技能的劳动者,才有更多机会在跨时代、创造性更强的岗位上重新实现就业等。提升一个城市的能力就要不断提升人的认知能力,表现为人类受到的教育、培训、实践,同时将吸收的外部信息重新组合,发现新的规律,找到新的产品或者新的商业模式。努力产生大量前端科学思想依托于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在接受教育、学习或者作为学徒学习的过程中,习得的才能是内在于人的资本,是个体财富的一部分,同样也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源源不断的高层次人才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和巨大优势。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发展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习者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一个“批判性思维工作者”和“有创新能力的终身学习者”。同时,对个体而言,所受学校教育的时间每增加一年,平均的收入水平就会提高。在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中,回报是相当可观的。在美国的小学教室中,以一名素质处于平均水平的教师取代一名低素质的教师,将使在该教室中学习的学生的终身总收入提高25万美元。万物互联、3D打印、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的时代,高质量教育是前瞻性基础研究和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深圳要走向世界名城之路最重要的是学研联盟的打造。世界创新生态体系表现出以下特点: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创新分工逐日加深,前者聚焦于研究,后者致力于研发。如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哈佛—麻省理工大学(波士顿128号公路),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的金三角;马来亚大学创建了的八个覆盖可持续科学与生物技术的跨学科研究集群;北京大学正在建设的关于精准医学、健康大数据和智慧医疗的集群—“临床医学 +X”;印度理工学院的校区新成立了七个科研园区,通过大学与私营企业的孵化和协作促进创新;墨西哥科研技术创新园有30多家研究中心,从事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与机器人技术的研发活动,其中七所研究中心由大学领导。
(二)基础科学是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1.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革命重要推动力 给人类社会带来变革性影响的技术大多源于基础研究的突破。
[14]Trajtenberg M.,2018, AI as the Next GPT: A Political-Economy Perspective [R], NBER working paper,No.24245.
[15]《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世界银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