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三层面:物、关系和过程*

作者:徐丹  2021-08-10 11:24  新传播    【字号:  

传统哲学家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面对物的时候,仅仅看到物本身。而在马克思的视域中,任何物都不是简单的物,更重要的是物背后所蕴含的关系和过程。其中,关系指的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并进一步延伸到资本内在矛盾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在日常生活层面以颠倒的物与物的关系表现出来。过程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和再生产过程,关系就在过程中,在这种过程中,资本的内在矛盾不断激化,最后导致自身的灭亡。能够从一般的物的层面进入到关系和过程的层面,正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精髓所在。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的起点首先是劳资交换。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工人占有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力相互分离,在生产过程中又通过相互交换而进行结合。从这个起点开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就不断被强化。“但是,起初仅仅是起点的东西,后来通过过程的单纯连续,即通过简单再生产,就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结果而不断重新生产出来,并且永久化了。一方面,生产过程不断地把物质财富转化为资本,转化为资本家的价值增殖手段和消费品。另一方面,工人不断地像进入生产过程时那样又走出这个过程:他是财富的人身源泉,但被剥夺了为自己实现这种财富的一切手段。因为在他进入过程以前,他自己的劳动就同他相异化而为资本家所占有,并入资本中了,所以在过程中这种劳动不断对象化在为他人所有的产品中。因为生产过程同时就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所以工人的产品不仅不断地转化为商品,而且也转化为资本,转化为吮吸创造价值的力的价值,转化为购买人身的生活资料,转化为使用生产者的生产资料。”[27]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生产过程中,虽然也是交换,但已经不是商品与商品的交换,而是劳动力与资本的交换,在流通过程中的货币到了生产过程中就成为了资本。劳资交换形成,生产过程就开始了,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也就开始了。“其次,资本发展成为一种强制关系,迫使工人阶级超出自身生活需要的狭隘范围而从事更多的劳动。作为别人辛勤劳动的制造者,作为剩余劳动的榨取者和劳动力的剥削者,资本在精力、贪婪和效率方面,远远超过了以往一切以直接强制劳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28]并且,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是一种超越以往社会剥削的形式。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仅建构了资本对工人的牢牢的统治,并且,工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在一般生产过程中,是人使用工具创造使用价值,而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却发生了颠倒,不是人使用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使用工人。“如果我们从劳动过程的观点来考察生产过程,那么工人并不是把生产资料当做资本,而只是把它当做自己有目的的生产活动的手段和材料。例如在制革厂,工人只是把皮革当做自己的劳动对象。他不是鞣资本家的皮。可是,只要我们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观点来考察生产过程,情形就不同了。生产资料立即转化为吮吸他人劳动的手段。不再是工人使用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使用工人了。不是工人把生产资料当作自己生产活动的物质要素来消费,而是生产资料把工人当作自己的生活过程的酵母来消费,并且资本的生活过程只是资本作为自行增殖的价值的运动。夜间停止不用、不吮吸活劳动的熔炉和厂房,对资本家说来是一种‘纯粹的损失’。因此,熔炉和厂房,造成了要劳动力‘做夜工的要求’。”[29]正是因为工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也就完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对工人的牢牢的统治。

虽然,马克思的分析视角从流通过程转向了生产过程,但是,这两者并不是分割的,流通过程与生产过程是资本生产的两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资本的总生产过程既包括本来意义的流通过程,也包括本来意义的生产过程。它们形成资本运动的两大部分,而资本运动表现为这两个过程的总体。一方面是劳动时间,另一方面是流通时间。整个运动表现为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和流通的统一。这种统一本身便是运动,便是过程。资本表现为生产和流通的这种处于过程中的统一,这种统一,既可以看成是资本生产过程的整体,又可以看成是资本一次周转、一次复归于其自身的运动的一定期间。”[30]生产过程也离不开流通过程,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共同构成资本的流通过程。仅仅看到马克思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看到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因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不断凸显,最后挣脱其枷锁来源于他自身的再生产过程。“可见,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在联系中加以考察,或作为再生产过程加以考察时,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31]


[27][28][29][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658页,第359页,第359~360页,第666~667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6页。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