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叶美国海军佩里舰队眼中的澳门

作者:刘啸虎  2021-08-10 11:25  新传播    【字号:  

19世纪中期美国海军佩里舰队观察下的澳门,更多是美国人眼中(或文化印象中)的澳门。佩里舰队将彼时的澳门简化为几个“澳门符号”去理解和观察,澳门本身的角色只是历史和政治的舞台。佩里舰队眼中真正的主角,是澳门这个舞台上的葡萄牙人和英国人,即衰败没落的老旧帝国和如日中天的新兴帝国在澳门如何表现。至于生活在澳门这个东西文化交融之地、保持着独特生活方式的中国人,于佩里舰队而言更多只是一种文化猎奇的观察对象而已。


前揭路易·德·贾梅士(Luís de Cames,1524/1525-1580),今又译路易·德·卡蒙斯,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以其文学成就而被尊为葡萄牙国父。他最著名的作品即史诗《葡国魂》(Lusiad),今又译《卢济塔尼亚人之歌》。理查德·范肖爵士(Sir Richard Fanshawe,1608-1666)则是英国诗人、翻译家和外交家,他于1655年翻译了《葡国魂》的第一个英文版本,但翻译风格有所争议。有关贾梅士与澳门的渊源,前辈学人已经有相当丰厚的研究成果。而贾梅士究竟是否曾在澳门居住并构思写作《葡国魂》,探讨始终在进行。学者普遍认为,贾梅士曾在澳门居住与否这一问题,象征意义大于真实意义,其背后乃是葡萄牙在澳门历史存在中的象征和隐喻。[13]姚风更是明确指出,无论湄公河上的沉船事故和抢救手稿,还是贾梅士在澳门有中国情人之说,都不过是让贾梅士与澳门的故事更加生动和具有感染力,这其实是殖民者用来塑造自我形象的符号。而由于澳葡政府始终未能在澳门华人当中普及葡萄牙语言和文化,所以葡萄牙人努力渲染的贾梅士传说其实在华人当中影响甚微。[14]有趣的是,贾梅士传说虽在华人当中影响甚微,却显然对来访澳门的西方人相当具有吸引力。佩里本人在澳门逗留期间,便亲自到访过著名的“贾梅士石洞”(The Cave of Camoens),留下了文字记录。[15]更为有趣的是,佩里对贾梅士的记录,字里行间带有追忆澳门往昔的鲜明色彩。此即通过对贾梅士这一澳门历史符号的渲染,反映彼时澳门与葡萄牙的衰落。早在初访澳门时,佩里便坦然表达了这一观点:“眼下的澳门于访客而言并不十分有趣,因为它只剩了自己前世的鬼魂。这里基本上完全没有贸易或商业,港口荒废,旧日商人们的华丽宅邸和货栈相对而言空空荡荡。很少见到定居于此的葡萄牙人,他们看上去无精打采,魂不守舍。偶尔能遇到头戴高冠身穿白袍的巴斯(Parsee)人。这是些可敬的商人。有时还能偶遇耶稣会的教士,身边有年轻的信徒们簇拥。可惜,他们只是对过去的衰败空怀思念而已。”[16]

舰队第2次到访澳门时,佩里对此所作的记录和评价更是明白无误:

澳门曾以自己范围广阔、利润丰厚的商业和财富而闻名,但现在这些已经完全失去,好像仅靠一点海岸贸易、规模有限的驻军开销以及那些英美商人家庭夏天来度假时的慷慨消费来维持。葡萄牙人的司法管辖权极其有限。诸多中国村落似乎被快速吸收进整个澳门的范围之内。事实上,澳门城中大部分人口已经由中国的男男女女组成。他们包揽了大部分仆佣工作,无论是在葡萄牙人家里还是其他外国人家里。

中国人还充当小店铺老板、手艺人和小商小贩。至于本地的葡萄牙人有何要做的事,则难以猜测。除了一些富有的商人,本地葡萄牙人大多非常贫穷,而且极度高傲不愿工作。他们中只有很少人受雇在各国商行里做事,更多人却宁可将时间虚掷于无所事事,靠变卖豪奢的祖产中仅剩的一点维持生计,紧抱对往昔澳门辉煌与繁荣的追忆不放,困守着乞丐般的贫穷。……澳门此地还有另外一个妙处,即与诗人贾梅士之名浪漫地紧密相连。这里是贾梅士最钟爱的胜地,如同读者在前面读到的那样,有的地点建有缅怀他的纪念碑。正是从澳门,在它那繁盛的日子里,许多葡萄牙人被派往日本进行商业远航;也正是在澳门,天主教拥有其权力最大的神职机构之一—宗教裁判所。它令人恐惧的维系了教权,从前在整个东方全权负责执行其黑暗而残忍的惩戒。[17]但是,如今澳门商人的财富与进取心已逝,高傲的教会那可怖的统治权和血腥的裁决权早已转入少数几名穷困不堪的教士那虚弱无力的手中,他们逆来顺受地祈求怜悯,只是靠数量下降的葡萄牙人所给予的施舍而生活。[18]


[13]近年相关研究可见文德泉:《贾梅士来过澳门》,《文化杂志》,2005年总54期;姚风:《诗人卡蒙斯:真实与传说》,《外国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顾卫民:《贾梅士及其〈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等。

[14]姚风:《诗人卡蒙斯:真实与传说》。

[15][16]Matthew Calbraith Perry, Lambert Lilly, Francis Lister Hawks, Narrative of the Expedition of An American Squadron to the China Seas and Japan: Performed in the Years1852,1853, and1854, under the Command of Commodore M. C. Perry, United States Navy, P.165; P.163.

[17]文德泉神父指出,佩里的记录有误,澳门未曾设立过宗教裁判所。见文德泉:《一八五四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看到的澳门》,第242页。

[18]Matthew Calbraith Perry, Lambert Lilly, Francis Lister Hawks, Narrative of the Expedition of An American Squadron to the China Seas and Japan: Performed in the Years1852,1853, and1854, under the Command of Commodore M. C. Perry, United States Navy, PP.345~346.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