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化产业40年发展历程及主要成就

作者:毛少莹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  

结合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将40年来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为四个阶段。即:改革开放、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背景下的萌发期;市场导向为主,外向型经济、高科技城市建设背景下的自发成长期;政府导向、市场驱动、科技助力三重作用下的高速成长期;以及迈向建设粤港澳大“人文湾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新阶段。其主要成就可以归结为几个方面:发展速度快、支柱产业地位日益牢固;市场主体多,产品供给能力强;综合实力强;产业门类齐全,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数字文化产业等新业态发展速度快,文化科技优势明显;文化外贸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重要基地等。总体看,深圳文化产业不仅在繁荣文化市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有效地“弥补”了深圳文化积淀薄弱的“短板”,使得深圳借助文化产业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后发优势”。以产业化手段推动文化发展对深圳这样的新兴城市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和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渠道过剩”,全球呈现出文化经济快速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崛起,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的发展趋势。众多国家和城市的发展战略纷纷发生了明显的“文化转向”。如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先后出台国家文化战略。 [7]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也继2000年正式将“文化产业”写入中央关于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后,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高屋建瓴地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十六大报告对文化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成为我国文化政策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此后,2003年文化部下发《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04年国家统计局出台有史以来首个《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产业统计纳入国民经济统计范围;2007年十七大再次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此后,十七届六中全会、十八大都不断强调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文化在我国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

与时俱进,2003年前后的深圳总体上也进入了“综合配套改革阶段”。改革涉及政府行政管理、社会事业管理等广泛的领域。 [1](P83)金融危机更促使深圳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谋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产业转型升级逐渐取得突出成效。据统计,1993—2012年,深圳GDP年均增长16.8%,高于同期全国10.2%和全省13.0%的平均水平。2010年更突破万亿元大关,是全国内地第四个突破万亿元大关的城市,地方财政实力显著增强,[10]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2010年深圳再次修编城市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2010—2020》将深圳定位调整为:经济特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并提出城市双核发展、建设前海中心、存量发展、公共政策引导等要求。


[10]1979年,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0.17亿元,1983年和1988年分别突破1亿元和10亿元,1992年提升至42.96亿元。1980—1992年这一阶段,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48.6倍,年均增长52.9%。1996年、2006年和2010年,分别突破100亿元、500亿元和1,000亿元,2012年达到1,482.08亿元。1993—2012年这一阶段增长33.5倍,年均增长19.4%。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