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思网

哲学王国中的巾帼:西方历史上的女性哲学家

2021-08-30 15:51 来源:深圳社会科学


玛格丽特的哲学首先表现在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的方面,这也是17世纪西方哲学界主要的问题意识所在。在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上,玛格丽特是一个物质主义者(materialist)。但是,她的物质主义和当时物质主义的代表人物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不同,并不建立在主体与客体截然两分的基础之上。对于霍布斯“智能的主体”(intelligent subject)和“无生命的客体”(inanimate object)的区分,玛格丽特是反对的。在她的《哲学书简》里,有对霍布斯《利维坦》(Leviathan)中各个论点的逐条反驳。在她看来,物质并非没有生命和灵魂的死物,所有物质都有感觉和理性。此外,玛格丽特也反对笛卡尔身心两分的二元论。因此,对她来说,作为自然的世界是统一的,由自我运动(self-moving)和具有智能的物质构成,不能被区分为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两部分;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无权主宰自然的因果,只能和自然界的其他部分和谐相处。

有趣的是,虽然在自然哲学方面批判霍布斯,但是在政治、社会哲学方面,玛格丽特的思想又和霍布斯走到了一起。在她看来,人类主要是受自我利益驱动的,“自爱”(self-love)是“心灵最强的动力”(the strongest Motion of the Mind, The World's Olio,1655, p.145)。同时,个人生活不能脱离社会,否则只有危险和混乱,无法在稳定和连续的状态中追求个人利益。脱离社会的话,个体将不再有安全的食物和居所,无法创造商业活动所必需的持续的基础设施。对她来说,社会的稳定极为重要,因为这是追求个人利益的必要条件。如果处在自然状态,人类将处于一直的恐惧之中,个人的生命将难以长久和健康,无法发展出自身的潜能。那么,如何才能保持一个稳定的社会呢?玛格丽特认为,只有被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个体统治,社会才最为稳定。在她看来,如果社会的安全和秩序系于民众或者民众所选择的个体之手,就会面对导向混乱的极大风险。对她来说,民众不值一提,“他们不知道自己要选择什么”(they know not what to choose)。[17]即便是由一小部分精英人士来统治,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即便一小部分人,彼此之间也容易产生种种分歧、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恶行,由此陷入无休止的冲突。她甚至说“即使被一个愚蠢的脑袋统治,也比被一伙拉帮结派的人统治更安全。”显然,和霍布斯一样,玛格丽特反对民主,是君主专制的拥护者。


[17]Orations of Divers Sorts, Accommodated to Divers Places,1662, p.278.

责任编辑:郑令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