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王国中的巾帼:西方历史上的女性哲学家
2021-08-30 15:51 来源:深圳社会科学
较之西方哲学史对于女性哲学家的逐渐重视,中国哲学史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显然,这不是因为中国历史上从古至今不曾有过女性的哲学家。正如西方的女性哲学家有一个从被忽视到逐渐受到正视甚至重视的过程一样,中国乃至东方的女性哲学家,恐怕也在历史的尘封之下,等待着我们现代人的不断发掘。那么,作为以中国哲学为主业的笔者,为何在此“不务正业”地介绍西方哲学王国中的巾帼、而不去探究中国历史上哲学王国中的巾帼呢?我这里的特意留白,是希望中文世界的学者能够因此而获得启发,去考虑如何探索中国历代女性所创造的五光十色的思想世界。晚近虽然在西方妇女史研究的刺激下,海内外学者对于中国妇女史的研究已经产出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文学、历史以及各种专门史之外,是否也可以取径“哲学”一途,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女性们有哪些思想智慧的结晶呢?事实上,正如《女性哲学家史》并未在“哲学”的理解上陷入某家某派的“一曲”之见,而是对“哲学”采取了较为宽泛的理解,尤其在取材上充分利用了那些女性哲学家们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甚至小说以及传记资料等作为考察其思想的材料。同样,在考察中国历史上女性的“哲学”时,我们也不必对“哲学”采取某种过度狭隘的理解,[24]也可以利用她们的各种文献材料。虽然每个人的史料详略不同,甚至不免有文献不足征的问题。但在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文献可征者已足以让我们去开采和诠释。
[24]我对“哲学”的理解见于以往讨论中国哲学方法论的若干文字,参见彭国翔:《儒家传统与中国哲学:回顾与前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三部分“方法与成果”,此处不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