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战争中英国战争动员的维度与启示

作者:徐东波  2019-12-09 17:15  新传播    【字号:  

马岛争端是20世纪岛屿争端的典型,跨洲际的武力解决方式为解决岛屿争端提供了基本范式。作为英国而言,范式的成功,与英国完善的战争动员制度关系甚深,更离不开战争过程中出色的动员实践。

同,跨越了约约7000海里(13000公里),从二战后延续至1982年,以一场持续了74天之久的马岛战争终结了阿根廷人的幻想。近水楼台却没有先得月,究其原因,除了阿方因素之外,英国政府和军方出色的战争动员是关键性原因。因此,研究远洋岛屿争端及其武力解决方式,就必然要研究马岛战争及其中的英国战争动员实践。

一、英国战争动员制度

(一)英国战争动员制度的指导思想

一国地理特征对该国的国策会产生全方位影响。英伦三岛四面环海,是典型的地少人多的国家。除鱼类、土豆等基本产品外,大部分食品和成产类原料等均仰仗于国外进口。因此,海上通道的多少、安全程度的大小和海上力量的强弱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国家生命线。近代以来,英国一直将强大的军事力量特别是远洋军事投送力量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建设领域。但与此矛盾的是,近代以来的英国常常遭受“财政困扰”,常常需要削减正规部队。于是,后备力量的建设和动员制度的完善就成为英国政府和军方必须要考虑的关键环节。英国战争动员制度设计的首要出发点就是要解决这种矛盾,增强平战转换力和平战结合力。整个动员制度设计就是要达到“战时出好兵,损失最小化”。

(二)英国战争动员制度发展

近代以来的英国战争动员制度建设,始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2年,代表英国新兴资产阶级革命者的议会阵营,依托支持自身的城市贫民阶级和农民阶级,成功组织了民兵队。而后在漫长的对外殖民战争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武装力量动员、商船动员、工农业动员和被殖民国动员制度。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英国战争动员实践往往是应付某一或某几个区域的战争活动,各地域的动员实践不具备时间上的同一性。真正推动英国战争动员制度不断完善发展,并被各国学习效仿,应该说得益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民防动员实践,这也被广泛认为是现代民防的发轫。随着英国战争动员制度在战争实践中的完善发展,以及英国近代政党和国家制度的确立巩固,政府内阁处于国家权力的核心地位,内阁成为领导国家战争动员的主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丘吉尔为首的战时内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战时动员。及至1982年马岛战争期间,英国基于完善的动员体制,以民船动员为亮点,引起了各国关注,成功地完成了应急动员任务。此后,在历场英国主导或参加的对外战争中,政府和军方不断完善本国战争动员制度。

(三)战后英国战争动员制度

战后英国战争动员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战争动员法规体系和战争动员组织体制。英国政府和军方用来规制战争动员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紧急全权国防法案》《紧急状态权力法》《防务法》《后备军组织法》《预备役动员法》《民防条例》《民航法》《空袭警卫法》《民防法》《民航公司法》和《运输法》等。除此之外,各社会作业领域的法律法规也不同程度涉及动员规定,英国政府与各船运公司船员大多签订有契约合同,在战时无条件服从调配,政府和军方也对船员的福利有具体的法律保障安排。

英国战争动员的组织体制相对比较复杂,这与长期的战争动员实践以及英国政体关系甚切。总体来说,在平时的英国战争动员体制中,首相和国防与海外政策委员会为最高决策机构,政府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做好全面战争动员准备。而在战时,实行战时内阁制度,目的在于协调统一并实施应急性动员。任何时候,首相都拥有全部权利,有权通过内阁提请英王宣布紧急状态或战争状态,首相也同时兼任国防与海外政策委员会主席,国防大臣、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内政大臣等内阁成员为委员

编辑:实习生何露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