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与深圳文学发展

作者:周思明  2019-12-09 17:11  新传播    【字号:  

深圳作家注重个性,我写我心,呈现多元共生、各擅其场的书写状态,这是深圳文学的魅力和特点所在。与此同时,深圳文艺批评也别具特色,门类齐全,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深圳文学如何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扬长补短,如何创造新的更大辉煌,需要深圳作家、评论家们勠力同心,做出进一步思考,付出更多的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不负时代赋予深圳的伟大历史使命。

力量强劲,不能不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深圳批评家们完全有理由自信、自强起来,因为我们不比其他省市的批评家逊色,完全可以用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当然,这里的大同,是指美的共性,而不是说彼此趋于批评的雷同。

六、深圳文学流派形成的可能  

流派是文学发展过程中,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一批作家,由于审美观点一致和创作风格类似,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集团和派别,通常是有一定数量和代表人物的作家群1。深圳特区文学和深圳城市文化联系紧密,移民文化在深圳文学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移民文化变成了深圳文学中的文化精神的主要因素,因此特区文学也是深圳城市文化研究的范畴。

新世纪以来,深圳文学步入一个新的时代。具体表现为:小说创作百花齐放,诗歌活动较为频繁,打工文学作家、女性作家比例增多,多元开放的创作格局逐步形成。当下的深圳文坛,不同风格的作家共处一个文学场域,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书写着个人经验和时代生活。文学创作队伍的多元性与年轻化、文学手法和创作经验的独特化、文学作品的新奇化和当代化,都使得当下深圳文学呈现出一种新的审美向度2,亟待文学理论批评家们给以总结和规范,这对形成深圳文学流派或“新都市文学”显然又是有力的因素。

深圳虽然至今尚未形成百舸争流的文学流派现象,但已先后涌现出移民文学、商界文学、打工文学、新都市文学、校园文学的阳光写作等本土创作现象3。深圳作家在新时期文学流派中,也已拥有几位代表人物。只是他们的流派归属很难在深圳这个相对狭小的地域内归类,比如刘西鸿算是先锋作家,可谓是深圳新都市文学的始作俑者。乔雪竹与“知青文学”有着密切的瓜葛,邓一光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军旅作家”,杨争光则是“乡土文学”或“西部文学”的主将之一。吴君、蔡东是新移民写作的新锐作家代表,南翔凸显高校知识分子写作特征,丁力则是国内少有的商界文学的代表作家。但在深圳,他们显然是以各自为战、各美其美的方式在写作,他们的写作,其实用个性代替流派可能更合适。

深圳是“打工文学”的滥觞地,具有特别的文学形态,打工文学表征着底层群体在深圳这座城市的生存状态,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代中国在社会、文化转型期产生的某种精神现象和心灵矛盾,展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轨迹以及城市打工群体复杂微妙的心路历程。从文化生态学角度说,给当代中国文坛增添了一个新品种4,这个写作群体倒是有可能形成一个文学流派。

1994年深圳《特区文学》打出“新都市文学”的旗帜。其立意要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写出城市化进程中表现文化冲突的文学5。与20世纪20年代“新感觉派”的抛弃现实主义、强调意识流不同,新都市文学并未与现实主义告别,而是继承现实主义传统,有机地揉进现代主义因素,在创造性地继承我国乃至世界优秀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同时,汲取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希望创造出新的艺术格局。但经过多年的观察,窃以为新都市文学不过是一个笼统的口号而已。


1.李惠玲:《“临桂词派”考辨—晚清临桂词人群体研究之一》,《梧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2.3陈劲松:《深圳文学的当下处境与前景》,《特区实践与理论》,2011年第5期。   4.5张军:《深圳学派建设要有问题意识》,《中国文化报》,2014年2月12日。

编辑:实习生何露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