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哲学视阈下虚拟主体实存性论析*

作者:赵建伟  2020-05-14 11:19  新传播    【字号:  

当虚拟四维时空性质的增强现实进入主体实践认识范围,主体为了应对虚拟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挑战,分化出虚拟主体与现实主体。


三、虚拟主体的客观物质性和未限定性证实体现着自身的实存

虚拟主体以其虚拟生产实践认识活动的客观性,体现着自身的实存。虚拟四维时空与主体的虚拟生产实践认识活动相统一,正是在虚拟生产实践认识活动过程中,一方面,虚拟四维时空获得了时间和空间的直接统一性和客观性,虚拟四维时空的属人属主体性得到体现;另一方面,虚拟生产实践认识的客观性也得到证实。对于客观性,列宁曾经指出:“客观过程的两个形式:自然界(机械的和化学的)和人的有目的的活动。”[1]生产实践活动作为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具有客观性,全球42.08亿网络用户所进行的虚拟生产实践活动当然也具有客观实存性。系统观认为,系统是物质世界存在的基本方式和根本属性,而过程本身、转化本身都是一定的系统。因此,通过虚拟主体生产实践认识过程中所产生的虚拟社会关系,当然具有客观物质性或客观实存性。既然虚拟社会关系具有客观实存性,则作为虚拟实践活动发起者和关系承担者的虚拟主体同样具有客观实存性。

虚拟主体物质性的延展和泛在体现着其实存。在增强现实下的虚拟四维时空中,虚拟主体及其虚拟实践脱离了三维空间所必需的直接作用,以及主体脱离了互动所需要的近距物理空间限制,虚拟主体能够在更高维度的四维虚拟时空中得到联结和延展。人的虚拟生存和实践认识泛在化,同一虚拟主体可以同时出现于具备增强现实条件的全球各地。而生存实践于前虚拟文明时代中的主体显然做不到同时出现于此地彼地。在增强现实实践认识方面,主体通过佩带增强现实眼镜,能够现场式的参加万里之外的会议或活动,即时“现场式”互动是其主要优点;主体可以将自己放置于增强现实下的虚拟时空中,所见所感着现实世界不能感知,但和现实相似又超越现实的虚拟世界之物之过程。当人们“在此时此地接受了彼时彼地的信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同化之后,那么,彼境就入主了此境,此境就被同化为彼境。”[2]这样,虚拟主体获得了虚拟空间中的延展性,由于物质或实存物理客体才具备空间的延展性,所以,虚拟主体实存具备了坚实的唯物论基础。

人(主体)的未限定性是虚拟主体提出的认识论基础。主体、现实主体和虚拟主体均是主体系统在不同条件下所发生的实践认识活动,人的未限定性是主体未限定性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关于人的未限定性有着丰富的论述,1845年春,马克思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提出的意义在于,人们不能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理解界定人,而需要从人的社会属性理解界定人的本质,人之为人在于他能发生和承担必要的社会关系。因此,不能以虚拟主体是否具有人的自然属性而判定其实存。1846年,马克思在批评抽象人或想象人基础上,提出: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4]1858年,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5]可以发现,正是人的未限定性观点,促进了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属人的主体,当然也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限定自己,而是根据客观变化和主体认识需要发展出他的全面性。现实三维空间是现实主体的可能空间,现实主体及其本质力量的所有可能性只能在这个


[1]《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58页。

 

[2]胡潇:《“泛在”和“脱域”》,《哲学研究》,2016年第10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6页。

编辑:新闻中心-实习生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