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对学习状态的影响*—基于教育射程理论的分析
作者:王 颖 2020-05-14 11:19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本研究通过对15所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在校体育学博士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对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入学动机、学习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展开了实证研究。
的多元化折射出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的多样化,非学术型的职业选择动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期间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就。
(三)教育射程理论
日本教育学院教育学家金子元久提出大学教育的“射程”理论[1]。他认为,学生在升学时其实已经做出了一定的选择,同时希望通过高等教育获得哪些成就在入学时已经有基本的判断。伴随动机的区别,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会呈现四种不同的学习状态,即高度匹配型、独立型、被动顺应型和排斥型。
具体来说,高度匹配型的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明确的发展目标,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其个人发展规划保持一致,他们对高等教育的满意度最高;独立型的学生也有较好的自我认知,但未必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在他们看来,高度教育所学的知识不能直接被运用,于是对各种课外活动保持浓厚的兴趣,对高等教育本身传授的知识不感兴趣;被动顺应型的学生对自我没有清晰的认知,但受到社会及家庭的影响,对高等教育仍抱有较高的期待,会主动按照其要求去做;排斥型的学生自我认知更为缺乏,与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有较低程度的契合,对高等教育主动保持“疏远”及淡漠。
(四)体育博士的入学动机
孟春雷、方千华通过调研对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入学动机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他们认为,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主要类型依次为学术驱使型、理想驱使型、社会驱使型、工作驱使型、报恩驱使型和精神驱使型等6种,前两种为主要类型[2]。
2018年,是我国高校扩招20周年,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已经从“量的扩增”转化为“质的提升”。本文正是在上述背景之下,尝试从学生的视角入手,基于调研数据,采用实证的研究手法,探讨扩招后我国体育学博士生群体的入学动机以及学习状态的关系;在借鉴大学教育射程理论的基础上,将体育学博士生划分的四种类型,同时吸取已有研究成果,借此思考我国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三、调查与分析
(一)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自于课题组于2017年6月在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3]等15所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在校体育学博士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发放采用网络和纸质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为了便于比较,本次调研仅在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展开。
本次问卷回收276份,其中定向博士生占66.67%,非定向博士生占33.33%;性别比例为女生占36.23%,男生占63.77%;基本学制内(3年)博士生占71%,延期毕业(4~8年)的博士生占29%;硕博连读学生为5.8%,统招学生为94.2%。2017年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制度实施的第三年,在此背景下,被调查对象中凡是基本学制内的博士生(2014级、2015级和2016级)均为全面收费背景下选择攻读博士研究生的群体;延长学制内的博士生(2013级及以前)则为政策实施之前选择入学攻读学位的学生,该政策是否存在影响会在实证部分加以考虑。
(二)博士入学动机的多样化
博士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借鉴前文提到的西蒙﹒马杰逊的观点,在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在我国,拥有博士学位是一种“扬名声,显父母”的荣耀;同时对于学生本人来说也是提升自身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选择攻读博士学位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在研究生全面收费背景下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支付能力。我们将在读博士生按照培养方式的不同,区分为定向(在职)和非定向(脱产)两种类别,借以区分博士研究生的入学动机。
图1 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首要入学动机 图2 非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首要入学动机
我们在设计问卷时,将入学动机分为六类。两类不同培养类型的博士生均有“提升科研能力”“博士情结”“名校情结”和“家人厚望”四个选项;考虑到两类培养类型博士的区别,在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入学动机中,我们增加了“有助晋升”和“盲目跟风”两个选项;而对于非定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我们增加了“增强就业竞争力”和“暂时不想就业”两个选项。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只选择首要动机。
从图1和图2展示的结果来看,对于定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排在首位的是“提升科研能力”,占到调查总人数的48.37%,其次是“有助晋升”占21.74%,剩下依次为“博士情结”“名校情结”“家人厚望”和“盲目跟风”;
对比非定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排在首位的入学动机则为“增强就业竞争力”,站43.48%,其次是提升科研能力占31.52%,其余依次为“博士情结”“名校情结”“家人厚望”,也有个别学生(2人,占调查比例的2.17%)表现出“暂时不想就业”、不想接触社会,愿意继续留在校园。对比两类不同类型的博士研究生我们不难发现,通过攻读博士学位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都是博士研究生入学的主要动机。但是与定向博士生不同,非定向博士研究生面临就业的压力,因此,对于他们来说,通过学历层次的提升进而提升就业竞争力是攻读博士学位的首要动机。除此以外,无论是“博士情结”“名校情结”还是“家人厚望”三个方面的因素均与前文提到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关。在我国,高学历、读名校可以视为是一种“光宗耀祖”的行为。也有部分研究生表现出“盲目跟风”和“暂时不想接触社会”,这些动机均会影响求学期间的学习状态和学业成就。
(三)学习行为的多元化
我们借鉴日本教育学家金子元久的“教育射程”理论,将博士研究生划分为四种类型,即高度匹配型、独立性、被动顺应型和排斥型。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博士研究生入学行为的多元化(基于教育射程理论的划分)
博士研究生类型 | 人数(占比) | 职业规划 | 对目前教育的满意度 | 经济压力 | 学生就读单位学科排名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 |
A-及以上 人数(占比) | B+及以下 人数(占比) | |||||
高度匹配型 | 121(43.84%) | 清晰 | 高 | 较小 | 72(59.50%) | 49(40.50%) |
独立型 | 57(20.65%) | 较为清晰 | 较低 | 较小 | 30(52.63%) | 27(47.37%) |
被动顺应型 | 90(32.61%) | 较为模糊 | 较高 | 一般 | 47(52.22%) | 43(47.78%) |
排斥型 | 8(2.90%) | 模糊 | 抵 | 一般 | 3(37.5%) | 5(62.5%) |
(四)不同类型博士生学习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们利用统计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不同类型博士研究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在变量的选择上,我们将学生特质作为控制变量,考察学科水平(分为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A-及以上和B+及以下)和培养质量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影响。在培养质量的因子中,我们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4]的基础上,结合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提出课程体系、科研指导和教学服务三个指标来衡量培养质量。
我们将高度匹配型的学生作为参照组,分析结果见表2。通过计量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在将学生本身的特质作为控制变量以后,学科水平和培养质量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显著性影响。具体而言,A-及以上学科学生成为排斥型、被动顺应型和独立型的可能性比少;在培养质量的三个因子中,其系数均为负,意味着出现负面影响,也就是说随着培养质量的提高则会降低高度匹配型以外的三种类型的可能性,进而培养出更多的高度匹配型的博士研究生。
表2 不同类型博士生学习状态的影响因素分析
排斥型 | 被动顺应型 | 独立型 | |||||
系数B | Exp(B) | 系数B | Exp(B) | 系数B | Exp(B) | ||
学生 | 性别(男生虚拟) | -0.104 | 0.712 | -0.116** | 0.875 | 0.81 | 1.009 |
特质 | 月可支配收入(百元) | -0.003 | 0.901 | -0.003*** | 0.904 | 0.004** | 1.012 |
培养方式(定向虚拟) | 0.108*** | 1.089 | 0.037 | 1.041 | 0.182*** | 1.112 | |
学科排名 | 0.402*** | 1.411 | 0.057*** | 1.067 | 0.301*** | 1.380 | |
培养 | 课程体系 | -1.701*** | 0.169 | -0.391*** | 0.624 | -1.597*** | 0.182 |
质量 | 科研指导 | -1.408*** | 0.241 | -0.307*** | 0.789 | -1.301*** | 0.269 |
教学服务 | -1.121*** | 0.237 | -0.141*** | 0.819 | -1.435*** | 0.293 |
四、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1. 高度匹配型博士研究生比例较高。本次调研按照“教育射程理论”对学生类型进行了划分,结果显示,高度匹配型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被动顺应型、独立型和排斥型,而排斥型的学生所占比例非常小,仅为2.9%。这与已有相似研究的结果有较大差异。表3比较了本次调研与日本高校学生调研及北京市高校学生调研的结果。
[1]金子元久:《大学教育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孟春雷、方千华:《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体育研究与教育》,2018年第4期。
[3]按照2017年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进行排序。
[4]鲍威:《高等院校教学质量与教育成果及其关联性的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市高校学生学业状况的调研》,《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第3期。
[5]窦心浩、金子元久、林未央:《解读当代日本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意识—简析2007年度日本全国大学生调查》,《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第9期。
[6]鲍威:《扩招后中国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