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入学动机对学习状态的影响*—基于教育射程理论的分析
作者:王 颖 2020-05-14 11:19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本研究通过对15所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在校体育学博士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对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入学动机、学习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展开了实证研究。
1. 加强科研训练、巩固学生研究基础。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扩招已经走过15年,随着就业压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将升学作为暂时逃避就业压力的途径,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并非出于个人兴趣,部分学生也没有较好的科研和专业基础。而在本次调研中,我们也发现,本科或硕士研究生阶段非体育学专业的博士生跨专业攻读体育学博士学位的并非少数。博士阶段属于专才教育阶段,跨学科交叉研究有助于体育学科的拓展与发展,同时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需要加强跨学科学生对体育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强化科研训练,在交叉领域开展研究,进而提高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 提高非定向博士研究生比例、完善奖助体系。调研结果显示,基本学制内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非定向远高于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主要原因是非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量和效率显著。因此在以后招生工作中,应进一步提高非定向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占例,加大硕博连读和申请审核制的招生力度,强化综合学术能力评价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从而提升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非定向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经济主要来源于家庭和学校资助,由于目前奖助的额度有限,多数博士研究生也存在兼职情况,并且此类兼职大多与专业无较强关联,对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学习时间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作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需要进一步完善奖助政策体系,建立长效、多元的研究生奖助政策,强化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等对研究生的激励作用。
3. 提高培养质量、提升教学服务。调查显示,高度匹配型的体育学博士研究生主要分布在体育学科评估在A-及以上院校;同时,实验证实随着博士培养单位培养质量的提高,培养高度匹配型的学生比例更高。因此,体育学博士培养单位应注重课程体系、科研训练及教学服务等培养过程的完善。通过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完善,提升培养环节和教学服务水平,才能增强学生的满意度,提高体育学科博士研究生整体的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王颖,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博士。广东广州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