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增强核心引擎功能的深圳路径

作者:魏达志  2020-05-14 11:19  新传播    【字号:  

粤港澳大湾区是铸造国家全球性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极核。


所以深圳被誉为中国的“硅谷”。创新最深沉的动力来自于企业,深圳的“六个90%”,90%的创新型企业为本土企业、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研发投入源自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在企业、90%的重大科技项目由龙头企业承担,预示着深圳全新的创新动力最有可能成为具备核心引擎功能的全球性中心城市。

(六)核心引擎功能与城市集约发展—稀缺资源的集约配置

深圳创造的另一个好模式是集约发展模式。深圳的土地面积1996.85平方公里,仅仅是上海的30%,广州的26%,北京的12%,而且还有一半以上是生态和绿化用地,在这种背景下,深圳在2016年每平方公里产出为9.7亿,是上海同年的2.24倍,广州的3.68倍、北京的6.42倍。深圳在2017年每平方公里产出为11.01亿元,在中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崛起的过程中,深圳的集约发展模式创造将不仅仅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而且将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她将成为证明中国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家走向未来健康道路的典型范例。

在深圳市的集约发展模式下,各种稀缺资源实现高效配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载体依然在深圳密集布局,至2017年底,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1230家,是2012年的3.9倍。全市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1688家,比2012年增加928家,是2012 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3%。其中,国家级创新载体103家,省级创新载体253家。作为深圳设立研发机构主力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截至2017年底,拥有研发机构4296个,比2012年增加3688个,增长7.1倍,年均增长47.9%。

(七)核心引擎功能与产业结构优化—引领时代的产业结构

提升深圳产业结构的高度,是历届深圳市委、市政府常抓不懈的战略性大事,目前深圳拥有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金融业和文化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拥有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已经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深圳还拥有航空航天、生命健康、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等五大高成长的未来产业;加上服装、家具、钟表、黄金珠宝等若干优势传统产业,使得深圳已经形成了在全国大中城市里最具高端引领、快速发展、持续发展、滚动发展的产业结构。

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例,深圳市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1979年的零起步,到2010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用了32年;从2010年的1万亿元迈向2017年的2万亿元,用了7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2012年的12931.82亿元提升到2017年的21378.78亿元,年均增长10.6%;增加值由2012年的4135.24亿元提升到2017年的7359.69亿元,年均增长12.2%,占GDP比重提升至32.8%。

  而且,深圳还正在培育新动能。出台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规划建设石墨烯产业基地,培育第三代半导体、新材料等创新型产业,结构优于规模,深圳优化的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当中,进一步强化核心引擎功能并产生势不可挡的先行优势。

(八)核心引擎功能与城市主体塑造—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目前深圳商事主体总量继续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创业密度最高。在城市创新体系之中,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依托知识创新获得价值发现,并确认自身在产业技术链上的环节与位置,从而掌握若干核心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案例在深圳屡见不鲜。大量民营企业的存在,是深圳提升市场活力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由于深圳创造了良好的企业成长环境和企业家成长模式,这也是深圳源源不断地产生500强企业与品牌企业和大批优秀企业家的重要基础。

根据央广网2018年1月15日消息,深圳不断推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简化登记程序,让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大大降低,激发了市场活力。目前深圳商事主体增至300多万家,居全国城市首位。深圳从2013年3月1日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新登记商事主体大增,平均每月新增3.8万户左右,每10

编辑:新闻中心-实习生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