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制度治党的内涵辨析、逻辑架构与鲜明特征

作者:李 雪  2021-04-19 18:00  新传播    【字号:  

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制度治党作为政党治理的重要方式,在推动实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上具有重要作用。

党的制度建设为制度治党提供了前提和条件,而制度治党为党的制度建设开辟了新的治理思路。之所以说党的制度建设为制度治党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在于党的制度建设在推动党建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为推动制度治党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历史上我们党在加强制度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如在规范党内行为、整合党内关系、制定和修改党内规章制度上已基本成型,这为十八大以来制度治党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另一方面,长期的党的制度建设工作为十八大以来制度治党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政治环境。新时代制度治党的推进是在借助以往制度建设上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制度治党为党的制度建设开辟了新的治理思路,在于制度治党具有多重优势,其最主要表现为本身即是一个治理形态,着重强调制度治理体系的衔接和配套,强调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党内各项事务的效能,并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作为政党治理能力提升的核心。可以说,制度治党与党的制度建设的最终目标都在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而制度治党所具有的创新性和开拓性为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二、制度治党的逻辑架构

制度治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严密且复杂的架构为支撑。它的提出,回答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中应该“用什么治”“怎样治”以及“治什么”的问题,这三部分构成了制度治党的基本架构,使得制度治党以治理形态的方式作用于全面从严治党,从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治理能力。

(一)“用什么治”—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制度治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治理工具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备性关乎全面从严治党的水平,故而必须明确制度治党中的核心关键词—制度。确切说,制度治党中的“制度”是指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即“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制度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其中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凝结着我们党长期以来的宝贵经验和智慧。党章与党内各项具体制度是“中心”与“外围层”的关系,居于中心地位的党章确定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根本定位,而属于外围层的党内各项具体制度是对党章的延伸、扩展和具体化。紧紧围绕党章的章程和规则而展开,是加强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制度基础。

“党内法规”这一概念最早源于毛泽东同志在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他提道:“为使党内关系走上正轨,除了上述四项最重要的纪律外,还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而后,刘少奇在七大所做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也使用了“党的法规”的提法,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提到“党要有党规党法”。在1990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则明确了党内法规这一概念,是指“党的中央组织、中央各部门、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用以规范党组的工作、活动和党员的行为的党内各类规章制度的总称。”在十四大上把党内法规的提法正式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标志着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迈出大步,党的制度建设也更加成熟。随后,江泽民、胡锦涛等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加强党内法规建设,构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的出台使我们党首次拥有了党内“立法法”,一系列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清理的举措,以及众多新准则、新条例的颁布,不断加强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建设。2017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不断完善以“1+4”为基本框架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从党的组织、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以及党的监督保障四个方面将党内法规制度划分为四大类,推进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

《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6月26日,第1版。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8页。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1978-1996),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723页。

编辑:战旗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