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非教育型文化消费与未来收入关系分析*—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分析

作者:张楠楠 陈山泉  2021-09-15 14:37  新传播    【字号:  

文化消费可以作为文化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并能够转化为经济回报收入。文章追踪调查中国家庭2014、2016年数据,分析2014~2016年中国农民工非教育型文化消费与未来收入关系。研究首先发现,农民工在非教育型文化上的投入可以显著地预测其未来收入,具体而言,农民工在非教育型文化上每多投入1元,可以预测其能带来10.8元打工收入的增长。同时,这种预测能力与是否为新生代农民工无关,也在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受教育年限、以及不同的家庭人口规模上无显著差异。透过农民工非教育型文化消费与未来收入的正相关关系,针对当前我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诉求,我们认为合理的文化消费政策将不失为一条增加收入、改善贫困的创新路径。


二、样本选择及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一项全国追踪型调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CFPS采用

多阶段概率策略,覆盖中国29个省份的1800多个村庄或地区,该调查内容涉及人口学情况以及家庭详细的收入支出情况,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经济学与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CFPS)在2014年招募了37,147名调查对象,2016年招募了36,892名调查对象。本研究的样本仅限于2014年和2016年皆被调查的农民工。农民工的筛选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定义为标准:指户籍在乡村,进入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最终本研究包含1,221个样本。

(二)变量描述

本研究的结果变量是:2016年因打工所得的年收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记录了受访者每年自报的因外出劳动所得的年收入:“加上所有实物方面的福利或补贴,过去12个月,因外出打工总共挣了多少钱?如果有实物方面的福利或补贴,也请折算成现金”。

待探索的变量是:非教育型文化消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询问受访者:“过去12个月,包括购买书报杂志、看电影、看戏等,您家用于文化娱乐的支出是多少?”该问题所体现的非教育型文化内涵与Aaron Reeves等人发表于2019年的研究所使用的文化内涵类似,因此由该问题所得的非教育型文化消费支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