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城市高等教育潜在竞争力分析*——兼论提升深圳高等教育竞争力路径

作者:郑婉茵 王艺儒 黄卫华  2021-09-15 14:37  新传播    【字号:  

以中国20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高等教育潜在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模型,借助高等教育现状竞争力、经济科技支持竞争力、环境支持竞争力等指标对比得出城市排名,对城市高等教育潜在竞争力进行横向分析评价。基于因子分析的结果,以深圳市为例,采用深圳市近年来高校规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等指标构建纵向评价体系,就提升高等教育潜在竞争力提出发展思路和具体意见。


二、文献综述

高等教育现有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潜在竞争力是内涵不同,具有明显差别的概念。李鸣[1]定义了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指某一高等教育所拥有的,由先进高等教育理念与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价值创新多方面整合而成的一种关键能力。基于其教育竞争力研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定义了高等教育竞争力,也就是说,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即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产出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和能力,其内涵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对人力资源的贡献,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以及高等教育对知识创新的贡献[2]。在此基础上,可类比得到城市高等教育潜在竞争力的定义,即不单单指目前城市已有的高等教育水平现状,而是反映出未来城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潜力和能力,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和根本所在。

国内关于教育竞争力的研究是从21世纪初开始的。根据已有文献,教育领域的学者主要是借用已经定义的城市竞争力概念,以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来界定教育竞争力。 [3]目前,国内学者研究以城市为对象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主要集中在基于目前已经存在的教育现状,对现有的高等教育进行评价。雷俊[4]将高等教育竞争力指标分为“软件”和“硬件”两部分,将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得到各指标所占权重,对于全国29个主要城市,借助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城市高等教育竞争力,并将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值与城市竞争力评价值进行对比和关联度分析。国外学者 Alexander W. Austin[5]建立了包括接受、参与高等教育的机会和高等教育环境在内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Glass, J. G.[6]认为高等教育社会产出是评价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关键指标。

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对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和构建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家或各个省份以及各个城市,包括河北省、陕西省等。但是以提升城市高等教育潜在竞争力为研究目标,就具体城市发展给出有针对性指导意见的已有文献数量并不多。唐金玲[7]等从增强大学的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推动高校学科和实验室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孙婧[8]在对山东省高等教育进行实证研究后,提出了包括对高等教育增长适度控制、进一步扩大研究生规模、加强重点高校建设、政府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力度、提高高校办学效率等九项建议。通过对目前已有的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以城市为例,结合城市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看到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从而研究其高等教育潜在竞争力的提升途径,非常具有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