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文化转向与批评转型*

作者:刘建平 徐瑞宏  2022-04-27 15:52  新传播    【字号:  

文艺批评进入了以移动智媒为载体的数字时代。数字时代的本质特征就是“加速”,速度通过数字规定和记录生活而解构了人类完整的生存体验。移动智媒的“泛视觉”转向重塑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也重新定义了我们的审美方式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年轻世代从社会文化的学习者、被驯化者一跃而成新的公共话语的建构者、主导者,使得当代文化具有“后喻文化”的特征。由“加速”文化而形成的“微批评”,使批评者沦为被碎片化信息所驯服的沉默的大多数;“泛视觉”文化颠覆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形成了以感官认同为代表的“养眼”主义批评观;年轻世代成为新媒介文艺批评的主体,批评意识的“钝化”使得文艺批评成为缺乏深度、没有历史感的“轻批评”。数字时代的文艺批评转型有待“祛魅”。从批评方法上看,新媒介文艺批评是数字技术介入人文研究的一种形式,大数据代表着一种新的批评理念;从价值更新趋势来看,由代际冲突导致的文艺批评价值分化、“部落化”将成为一种常态;从话语创新的角度看,新媒介文艺批评进一步确立了人民在社会领域和文艺批评中的主体性地位。我们应将新媒介文艺批评看作是批评家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具有更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新批评话语诞生的契机,使之成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和美学发展的一个新视域。

[摘要]文艺批评进入了以移动智媒为载体的数字时代。数字时代的本质特征就是“加速”,速度通过数字规定和记录生活而解构了人类完整的生存体验。移动智媒的“泛视觉”转向重塑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也重新定义了我们的审美方式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年轻世代从社会文化的学习者、被驯化者一跃而成新的公共话语的建构者、主导者,使得当代文化具有“后喻文化”的特征。由“加速”文化而形成的“微批评”,使批评者沦为被碎片化信息所驯服的沉默的大多数;“泛视觉”文化颠覆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形成了以感官认同为代表的“养眼”主义批评观;年轻世代成为新媒介文艺批评的主体,批评意识的“钝化”使得文艺批评成为缺乏深度、没有历史感的“轻批评”。数字时代的文艺批评转型有待“祛魅”。从批评方法上看,新媒介文艺批评是数字技术介入人文研究的一种形式,大数据代表着一种新的批评理念;从价值更新趋势来看,由代际冲突导致的文艺批评价值分化、“部落化”将成为一种常态;从话语创新的角度看,新媒介文艺批评进一步确立了人民在社会领域和文艺批评中的主体性地位。我们应将新媒介文艺批评看作是批评家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具有更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新批评话语诞生的契机,使之成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和美学发展的一个新视域。

[关键词]数字时代 移动智媒 后喻文化 转型

[中图分类号] J0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6-983X(2021)04-0129-09

在《娱乐至死》中,尼尔·波兹曼指出,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往往是由这个时代的强势媒介塑造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P10)我们在探讨当下的文艺批评时,自然不能无视互联网、移动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影响。数字时代的新媒介技术不仅是思想传播的手段,技术本身就是思想,它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它影响人们的思想并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数字时代的文艺作品,在以移动智媒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冲击下,形成了网络文学、“掌阅文学”、有声小说、微展览、短视频、微电影等多样的文艺存在形态,同时也催生了微博评论、点赞、朋友圈转发、吐槽、弹幕、超链接等新的文艺批评存在形态。鉴于此,有论者认为,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迫使我们有必要对数字技术的美学后果作出理论回应。[2]数字时代新媒介不仅深刻地影响了社会文化的更新和民众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推动了整个文艺批评从主体的批评意识、价值标准到批评话语的全方位转型,使得传统的文艺批评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微时代’文艺批评研究”(19ZD02)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