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制度:理解干部概念的两个维度

作者:李美啸  2019-12-09 17:11  新传播    【字号:  

从动态的历史的角度出发,当代中国干部概念可以从观念和制度两个维度来理解。前者是从意识的、规范的视角认识“干部”,他们是战争年代革命者形象的延续。革命者在思想上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一心为公的精神境界;在行为上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并密切联系群众。后者是从组织的、结构的视角认识“干部”,他们是在中共领导的组织中承担特定职责的脑力劳动者。制度中的干部追求个人利益,行为受制度约束。这两个维度既有共通之处,又存在张力,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干部概念,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的艰难性和复杂性。

的工作中固定下来,现行的管理干部的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合于当前的需要” 1。1955年工资制的实行对干部本身进行了级别化的处理。改革开放后建立的公务员制度,对党政干部的纵横划分更为细致,将干部的职位分成了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职务分成了领导干部与非领导干部;职级分成了27级。除公务员系统外,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也开始根据各领域的特点,对干部进行更细致的划分。“在学校里面,应该有教授(一级教授、二级教授、三级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这样的职称。在科学研究单位,应该有研究员(一级研究员、二级研究员、三级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研究实习员这样的职称。在企业单位,应该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总会计师、会计师等职称”2。干部的这种制度化取向使干部处于各种规范的约束之下,如公务员有《国家公务员法》,国有企业有《中央企业领导人员暂行管理规定》,事业单位有《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各单位内部还有各种人事管理规定,因此干部的行为将受到制度的影响。干部的专业化和管理类别化意味着他们将按照客观的专业的标准处理现实问题,等级化则意味着他们将被置于上级权威的统一领导之下,按照上级的指令办事。 

三、观念中的干部与制度中的干部的关系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观念中的干部与制度中的干部之间的差异很大。一方是在战争中信念坚定不求私利的革命者,另一方是和平环境中追求个人利益,行为要受制度约束的一般人,但他们同时又都指代当代中国的干部。因此若将这两种不同的认识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二者有相交和矛盾两种关系形式。 

(一)一致关系 

目的与手段的一致。制度中的干部行为受制度约束,所以可以通过制度设置,让制度中干部的行为符合观念的要求。制度中的干部因此能够成为中共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中共是一个有使命感的政党,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阶段性目标,也有要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在观念中,干部必须将这些价值目标作为自己的理想信念。为了实现这种观念,中共通过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将本党的价值理念作为一种规范和激励赋予干部,从而实现观念和制度的统一。习近平提出各级党校要将党性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教育等3。在激励制度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引导下,中共将干部晋升作为激励手段,使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4。 

集中统一的取向一致。在观念中,干部要遵守集中统一的组织原则。制度中的干部因处于等级化的权威体系之中,也有集中统一的属性。因此在组织形式上,观念与制度得到了统一。“党的纪律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民主集中制的目标是“达到党的统一”,“把几十万党员结合成一个统一体”6。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中,中共用干部委任制、纪检监察制等制度实现对下级干部的监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在干部任用的条件中明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266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4页。   3.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7页。   4.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8页。   6.刘少奇:《论党员在组织上和纪律上的修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3页。

编辑:实习生何露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