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城市化特征及机制演化* —兼与长三角、京津冀城市群比较分析

作者:韩 靓  2020-05-14 11:19  新传播    【字号:  

城市群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已成为当前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到较大冲击,由此带来以制造业工人为主的东莞人口增量下降明显,由1990~2000年常住人口增加470.41万人下降到2000~2010年增加177.44万人,增量减少了300万;惠州常住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增量占珠三角总人口增量的比重由5.36%提高到10.43%。该阶段,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和惠州是外来人口流入的主要目的地,五地常住人口增量占珠三角总人口增量的84%;惠州有赶超东莞之势(图2)。

(二)2010年后,常住人口呈聚焦式增长,主要积聚于深圳和广州

2010年后,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增速放缓,增量下降明显。2010~2017年,珠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增加537.85万,增长了9.58%,常住人口增量降至年均76万人。此阶段,深圳和广州的人口增长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两地常住人口增量占总人口增量分别为40%和33%,即珠三角人口增量的3/4都集中在深圳和广州(图2)。佛山常住人口增量占总人口增量的比重下降至8.54%;东莞人口增量下降幅度最大,2010~2017年的7年间,东莞常住人口仅增加了12.23万人,常住人口增量占珠三角总人口增量的比重下降至2.27%。

(三)近年,珠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增幅在三大城市群中最小

从常住人口规模变动来看(图3),2015年,珠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规模为5874万人,比2010年、2000年分别增加262万人和1586万人;长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规模为11037万人,比2010年、2000年分别增加274万人和2293万人;京津冀城市群常住人口为8975万人,比2010年、2000年分别增加596万人和1883万人。三大城市群的常住人口均表现为持续增长态势,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增幅最大;珠三角城市群近年常住人口增长明显放缓,增幅最小,2010-2015年间增幅不到京津冀城市群的一半。说明近年来,京津冀城市群的人口吸引力增强,常住人口增长主要集聚于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增长乏力。

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城市群常住人口规模大幅度增加,但增速明显放缓,特别是近年来增幅在三大城市群中最低。从空间路径来看,常住人口规模增长从集中在深圳、广州、佛山、东莞和惠州等城市,到近年来的人口聚焦式增长,主要集聚于深圳和广州两个超大城市,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城市化的空间分布路径仍处于向大城市集聚阶段。  

 

三、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城市化的现状特征

(一)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化水平居三大城市群之首

本世纪以来,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城市化水平一直明显高于长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三大城市群中,珠三角城市群人口城市化水平最高,其次是长三角城市群,最低的是京津冀城市群(图4)。

2016年,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化水平(平均城镇化率高达84.88%)居三大城市群之首,长三角城市群16市平均城镇化率为74.18%,京津冀城市群10市平均城镇化率只有67.13%,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化水平高出长三角城市群10个百分点,高出京津冀城市群近18个百分点(表1)。城镇化率最高的城市也分布在珠三角城市群,深圳城镇化率高达100%,居全国首位;佛山的城镇化率接近95%,排在全国第三位;东莞、珠海和中山的城镇化率均超过了88%,高于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率最高值上海(87.6%)和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率最高值北京(86.5%)。

(二)2010年后,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化增速逐渐放缓

由于城镇化率数据缺失,本文只统计了2000年后珠三角城市群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由表2可见,珠三角城市群平均城市化水平2000年已经高达69.49%,超过了京津冀城市群2016年的平均水平,2005年上升到77.24%,2010年达到82.72%,即2000~2010的十年间,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1%,此后,城镇化率增速放缓,2010~2017年,珠三角城市群城市化水平从82.72%增长到85.3%,7年间仅增长了不足3个百分点。其中,佛山、东莞和中山在2000~2010年间城镇化率增长幅度最大,在15~30个百分点之间;深圳、佛山、东莞、珠海和中山在2010年后城镇化率几乎没有变化或上涨幅度非常小,

编辑:新闻中心-实习生0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