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示范区的改革发展逻辑*—基于Smart Analyze的文本可视化分析

作者:谢攀琳  2021-08-12 17:59  新传播    【字号:  

基于Smart Analyze可视化分析软件,结合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文本,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进行分析解读。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蕴含着发展的辩证法,从改革开放窗口到全球标杆城市,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既是对40年改革开放的肯定,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发展。


二、Smart Analyze的基本结果

(一)词云比较,均以“发展”为核心主题

image.png

image.png

上述各图显示的是四个相关文本中的高频词汇的词云图,从大体上来看,四者都是以“发展”为核心主题,说明在发展这一主题上我国的政策是一脉相承的。此外,对比邓小平南方讲话与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我们发现,“改革开放”是两者都较为关注的问题,而《纲要》与《意见》,两者则更关注“建设”“创新”“国际”等问题,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社会的发展问题在不断更新变化,而我们的党和国家也顺应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地制定与新时代相关的政策。

(二)关系图分析

为了深入挖掘四个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我们对四个文件关于主题词“改革开放”的关系图进一步进行分析(图5~图8)。

image.png

上述四图是对于“改革开放”这一核心词汇在四个文本的关系图,主要是筛选四个文本中前20个高频词汇中与改革开放这一词关系最密切的相关词汇并进行可视化展示,我们发现南方讲话中比较特殊的词汇主要为“资本主义”“生产力”“农村”。结合时代背景可以知道,当时的中国还是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因此邓小平更为关注发展的导向问题,而在“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中“复兴”“新时代”“和平”“创新”“创造”更为突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特色;《纲要》中则更为关注“合作”“内地”“人才”“珠三角”等词,非常符合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目标;在《意见》中“数字”“绿色”“城市”“高质量”“粤港澳”为其独有的词汇,突出了深圳先行示范区在新时代的发展目标与要求。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