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示范区的改革发展逻辑*—基于Smart Analyze的文本可视化分析

作者:谢攀琳  2021-08-12 17:59  新传播    【字号:  

基于Smart Analyze可视化分析软件,结合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文本,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进行分析解读。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蕴含着发展的辩证法,从改革开放窗口到全球标杆城市,从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既是对40年改革开放的肯定,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发展。


(二)发展维度

发展的维度看,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是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渐进过程。马克思主义把生产力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决定性因素;邓小平同志以此为提出“讲社会主义,首先要是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3]314并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定为指导性原则;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中则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置于第一位,更是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4]894;胡锦涛同志指出我国的发展应该抓住当前面临的难得机遇;2018年习近平同志在广东代表参加审议时提出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可见,尽管在发展这条路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发展这一要求始终如故,深圳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发展的内容不断在变化,《意见》更是把深圳定位为高质量发展高地。对比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文本的可视化分析,无论是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还是《意见》,“发展”这一词始终多次被提起(见图1~4),前后既有顺承之处,也有新的不同内涵。邓小平同志基于当时的现实状况要求通过科学技术及科技人才来使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对于广东更是要求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的四小龙,深圳在2017年以2.2万亿元的GDP生产总值超越新加坡的2.06万亿元,深圳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实现了他的要求。

《意见》要求深圳立足当下,以更高的定位要求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体系上发挥先行示范作用。对于现在的深圳要如何做到高质量发展,《意见》也给出了要求,要实施更快速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策方面,推动深圳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主要阵地,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为促进广东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规划;科技方面,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诸多重大创新型载体,对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的产权的制度更加规范;社会治理方面,支持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与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文化方面,则要求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与创意文化产业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相比,尽管都要求发展,但是《意见》频繁出现的“高质量”“创新”“创意”“粤港澳”“数字”都是新增词汇(见图9),从这些词汇的对比可见,对深圳发展的定位不仅要发展快一点,还要保证高质量发展,以创新驱动发展,这是新时代赋予深圳发展的新要求。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