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对数字贸易竞争力影响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作者:俞裕兰 杨靛青 2021-09-15 14:37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要想实现数字贸易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思考技术创新带动数字贸易竞争力提升的新模式。本文在分析中国数字贸易概况的基础上,使用2005-2017年的中国的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技术创新水平、开放程度、货物贸易水平、对外投资水平等变量对中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技术创新相关因素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提升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几个变量数据都呈现出较强增长趋势,如果直接对变量作协整分析,可能存在伪回归现象。将相关变量数据分别取自然对数可以消除异方差现象。根据贸易竞争优势理论模型,重点考虑技术创新对数字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作用,引入研发经费(RD)、研发人员总数(PDR)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总额(HTI)三个解释变量,建立数字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模型。实证分析的数据为2005年到2017年间,来自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和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根据Engle和 Granger,将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结合起来建立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构建数字贸易竞争力理论模型,引入技术创新的变量,结合表中其他控制变量指标的选取,实证检验最终将采用如下模型:
LNDTC1t=Ct+α1LNRDt+α2LNPRDt+α3LNHTIt+α4LNOPNt+α5LNEXGt+α6LNFDIt +εt式(1)
公式(1)中LNDTC1t代表中国数字贸易竞争力水平, LNRDt、LNPRDt、LNHTIt代表了技术创新因素,为主要考察因素; LNOPNt、LNEXGt、LNFDIt分别为对中国数字贸易竞争力水平有影响的三个控制变量—贸易开放度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和实际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其中, C为是常数项, α1、α2、α3、α4、α5、α6分别为研发经费支出、研发人员总数、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服务贸易开放度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和实际利用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弹性系数。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序列进行协整检验,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以这种关系建立误差修正项,然后将误差修正项作为一个解释变量,连同其它反映短期波动的解释变量一起,建立短期模型,也即是误差修正模型。因此,第一步要对相关序列进行协整检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