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地区产业演进的规律与逻辑— 以深圳40年发展路径为例

作者:白积洋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产业发展成绩,实现了从模仿、跟随式创新向竞争、自主创新的转变,从依靠“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家,成长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城市,形成了“加工—制造—创造”的持续发展路径。40年来,在国际产业分工背景下,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是产业发展、升级的直接动力,技术创新是重要推动力,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合力促进了禀赋要素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要素供给、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等多重因素的共振、相互作用,实现了深圳产业发展和升级的持续性。


(三)创新方式的转型

深圳特区成立之初,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的要素禀赋水平极其低下,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高水平的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几乎是不可想像的,因此只能是在“三来一补”产业发展过程中进行基本产业要素(劳动力、土地、资金)配置的“创新组合”。发展“三来一补”产业既符合深圳当时的要素禀赋条件,又实现了要素配置的“创新组合”,为深圳今后发展更高端的产业准备了物质基础。随着“三来一补”干中学的不断壮大和积累,出现了大量模仿“三资”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等的OEM代工制造企业。OEM代工制造企业虽然属于低端产业,但它是从模仿创新的“干中学”,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改造和部分创新,为今后自主创新积累了必要的禀赋条件,如在 OEM代工制造阶段,包括华为、比亚迪等一批优秀制造企业在模仿和学习基础上,实现了电子信息制造领域“工艺性管理创新”的跨越。 [15]深圳从低端产业起步,包括OEM代工制造产业,使深圳产业发展得以积累起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逐步实现了“模仿创新”。[15]

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产业结构由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再向更高层次的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产业发展的演进路径,从国际分工的最低端起步,经过了“引进-模仿创新-消化吸收-自主创新”递进路径,实现了转型升级,走上了世界创新的前沿;从最低端的来料加工装配,到技术引进,再到自主创新,深圳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了一座具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之城。目前深圳进一步把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上升为城市主导战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