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地区产业演进的规律与逻辑— 以深圳40年发展路径为例

作者:白积洋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产业发展成绩,实现了从模仿、跟随式创新向竞争、自主创新的转变,从依靠“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家,成长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城市,形成了“加工—制造—创造”的持续发展路径。40年来,在国际产业分工背景下,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是产业发展、升级的直接动力,技术创新是重要推动力,市场和政府有机结合,合力促进了禀赋要素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要素供给、市场需求、技术创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等多重因素的共振、相互作用,实现了深圳产业发展和升级的持续性。


(三)2003—2012年,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高级发展阶段

经过20多年追赶模仿发展,深圳发展面临的要素禀赋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首先是劳动、土地要素成本大幅抬升,而且存在价值链低端锁定风险,环境保护也日趋严格。其次,内外需求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迫使深圳产业发展必须转换发展模式。这一时期,深圳发展模式由原来依赖低成本劳动力和土地要素、资本投资驱动渐次转换到依赖技术、信息为主的高级生产要素上来,初步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形成,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崛起,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2012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6.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29万亿元,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61.0%。产业内也开始实现了升级,如电子信息产业从加工生产起步,实现了制造工艺创新后再进入到产业链创新,从无品牌、无渠道、低利润的“弱鸟”,成长为拥有自主品牌和技术、企业规模颇大的“壮鸟”,创新和研发能力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得到优化,多元化出口市场格局形成。随着劳动密集型、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和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兴起,产业结构开始从轻型化向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转变,通讯、计算机、软件产业等在IT资讯产业分工协作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6]

(四)2013年至今,以高端生产要素为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随着经济发展层次的升级,深圳自身技术逐步接近前沿技术,获取前沿技术和经验的成本和难度不断加大,同时发达国家对核心技术和贸易保护实行壁垒政策,继续沿用“吸收—模仿”模式行不通,同时内部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关键核心技术缺失,使深圳由“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型,构建新的动态比较优势。这一时期,深圳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一体化的自主创新模式, [7]注重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业、新业态,带动产业趋向高端化。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基因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了居世界前列的创新能力。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155.5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7.7%,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6.6%和71.9%,[1]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同时高标准建设前海自贸试验区,率先推进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创新,建立多层次国际和区域科技合作机制,创新引领率先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科技创新法制化建设、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机制,促进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作用。


[1]数据来源于《深圳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编辑:郑令婉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复制地址

往期回顾

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 BY WWW.SZ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