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特区精神的生成逻辑、基本内涵与时代价值
作者:陈雷刚 2021-09-15 14:43 新传播 【字号:大 中 小】
在40年的发展实践中,经济特区逐步孕育出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特区精神”,其产生是特定的时代背景、历史发展和特殊的理论指导、实践发展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因素相互碰撞的产物,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特区精神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比较完整的体系,其基本内涵是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开放包容、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崇尚成功、宽容失败、改革创新,埋头苦干、务实高效。特区精神对于塑造对外窗口和国家形象、丰富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奋力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
开放精神的核心就是在海纳百川中兼容并蓄。树立开放包容的精神,就是要有全球意识、世界胸襟,就要有包罗万物的气度,就是要在开放借鉴中博采众长,实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就是要在合作共赢中实现共同繁荣。
自特区成立以来,开放便成为特区精神的重要内容。经济特区在创办和发展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引领风气之先,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对外从“三来一补”起步,逐渐转向以中外合资、合作方式为主,使外向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对内“依靠全国,服务全国”积极开展与内地的经济联合,使二者优势互补。在发展实践中,特区逐步培育了全球视野,涵养了包罗万物的气度,形成了博采众长的思维。
特区的策划者和领导者们把握时代主题,在特区发展的实践中培育了世界眼光和战略意识。邓小平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13](P133)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特区的领导者们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抓住全球化机遇,逐步在特区构建了立体化的开放型经济体制。